首页
/ DFHack项目中地表水体特征检测机制解析

DFHack项目中地表水体特征检测机制解析

2025-07-06 19:16:21作者:侯霆垣

核心机制

DFHack通过检测植物下方5x5区域(排除四角)的特定水体类型来判断植物是否属于湿润环境。该机制直接影响植物被归类到shrub_wettree_wet向量中。

水体类型判定标准

系统会识别以下类型的地表水体特征:

  1. 河流类

    • 基础河流(RiverN - RiverSE)
    • 河流坡道(RiverRampN - RiverRampSE)
    • 河流源头(RiverSource)
  2. 池塘类

    • 浑浊池塘(MurkyPool)
    • 浑浊池塘坡道(MurkyPoolRamp)
  3. 溪流类

    • 基础溪流(BrookN - BrookSE)
  4. 特殊水体

    • 瀑布(Waterfall)

技术实现要点

  1. 检测范围:以植物正下方tile为中心,检测5x5方形区域(边长2格),但会排除四个角落的tile,实际检测16个相邻tile。

  2. 判定逻辑:当检测范围内存在任意一个上述水体类型时,该植物即被标记为湿润环境植物。

  3. 排除项:系统不会将溪流顶部(BrookTop1 - BrookTop4)视为有效水体特征。

底层数据结构

在代码实现层面,主要通过以下tiletype属性进行判断:

  • tiletype_shape::BROOK_BED(溪流河床)
  • tiletype_material::POOL(池塘材质)
  • tiletype_material::RIVER(河流材质)

应用场景

该机制主要用于:

  • 自动分类湿润环境植物
  • 生成符合生态特征的植被分布
  • 维持游戏世界的水文生态系统平衡

开发建议

如需修改水体检测逻辑,应注意:

  1. 保持与原生水体类型的一致性
  2. 考虑性能影响(5x5区域检测)
  3. 确保与游戏其他生态系统的兼容性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