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arvester项目中Kubernetes集群网络配置的深度实践

Harvester项目中Kubernetes集群网络配置的深度实践

2025-06-14 09:29:12作者:余洋婵Anita

背景概述

在基于Harvester构建的云原生基础设施中,用户经常需要同时管理虚拟机工作负载和容器化应用。Harvester本身作为基于Kubernetes的hyperconverged基础设施平台,其底层已经运行着一个完整的Kubernetes集群,这为混合部署虚拟机与容器提供了独特的技术可能性。

核心挑战

在实际部署中,用户面临着几个关键的技术挑战:

  1. 存储性能优化:当使用Longhorn作为RWX(ReadWriteMany)存储后端时,频繁的重新挂载会导致卷变为只读状态,这直接影响有状态应用的可靠性
  2. 网络隔离需求:管理网络(1Gbps)与业务网络(10Gbps)需要物理隔离,同时要求容器工作负载能够像虚拟机一样接入高性能业务网络
  3. 架构简化诉求:避免为容器工作负载单独创建Kubernetes集群,直接利用Harvester底层集群的控制平面

关键技术方案

存储层优化实践

对于需要横向扩展的有状态服务(如MariaDB Galera集群):

  • 采用RWO(ReadWriteOnce)模式的Longhorn卷,确保单个Pod的稳定访问
  • 对于需要共享存储的场景(如Nextcloud),可选用CephFS后端,虽然性能略低但保证多节点访问能力

网络层高级配置

实现容器工作负载接入10Gbps业务网络的关键步骤:

  1. 在Harvester中预先配置VLAN网络接口
  2. 创建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资源定义二级网络
  3. 部署IPAM组件(如Whereabouts)管理辅助网络的IP分配
  4. 在应用部署声明中通过annotations指定多网络接口配置

架构决策建议

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直接使用Harvester控制平面运行业务容器,但需要特别注意:

  • 控制平面稳定性:Harvester自身的控制平面组件(如API Server、etcd)对稳定性要求极高
  • 升级兼容性:Harvester支持无缝升级,额外部署的业务负载可能影响升级过程
  • 资源竞争:关键系统组件与业务负载可能产生资源竞争

最佳实践总结

  1. 生产环境建议采用分离式架构,为业务容器单独部署工作集群
  2. 测试环境可以尝试混合部署,但需严格监控控制平面健康状态
  3. 网络配置优先考虑使用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实现多网络平面隔离
  4. 存储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在性能与功能间取得平衡

通过这种架构设计,用户可以在Harvester平台上构建同时包含虚拟机和容器工作负载的混合云环境,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的同时保证关键业务的性能需求。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