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LaMA-Factory项目中微调QWQ推理模型的经验总结

LLaMA-Factory项目中微调QWQ推理模型的经验总结

2025-05-01 12:03:02作者:柯茵沙

在LLaMA-Factory项目中使用LoRA方法对QWQ-32B模型进行微调时,我们遇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供专业的技术建议。

模型微调配置分析

本次微调采用了以下关键配置:

  • 基础模型:QWQ-32B
  • 微调方法:LoRA(rank=8,target=all)
  • 训练参数:学习率5e-6,batch size 2,梯度累积8步,5个epoch
  • 数据集:包含身份识别数据(90条)和编程代码数据(2413条)

遇到的问题分析

1. 模型输出异常

微调后的模型在推理时表现出以下问题:

  • 直接生成代码而缺少解释性文字
  • 输出内容不完整(仅有两行代码)
  • 回答格式不符合预期

2. 训练过程分析

从训练曲线观察到:

  • 训练损失持续下降
  • 验证损失在后期上升
  • 明显的过拟合现象

问题根源探究

数据集问题

当前数据集存在以下不足:

  1. 数据分布不均:长输出样本(约300条)与短输出样本比例失衡
  2. 格式不一致:部分样本只有代码,缺乏推理过程
  3. 样本量不足:特别是对于32B大模型,2500条样本可能不够

训练参数问题

  1. 学习率设置可能偏高
  2. 训练epoch数过多
  3. 正则化措施不足

专业解决方案建议

1. 数据集优化

  • 增加COT(Chain-of-Thought)格式数据,如:
    <think>推理过程</think>最终答案
    
  • 平衡长短样本比例
  • 确保所有代码样本都包含解释性文字
  • 增加数据量至万级别

2. 训练参数调整

  • 降低学习率至1e-6或更低
  • 减少epoch至2-3个
  • 增加早停机制
  • 考虑添加dropout等正则化方法

3. 模型架构调整

  • 尝试不同的LoRA配置:
    • 降低rank至4
    • 调整target模块
  • 考虑使用QLoRA进一步降低显存需求

实践建议

对于类似的大模型微调项目,建议:

  1. 从小规模实验开始(如1-2个epoch)
  2. 密切监控验证集表现
  3. 使用wandb等工具进行可视化监控
  4. 分阶段增加数据复杂度

通过以上调整,应该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微调后的表现,使其生成更加符合预期的完整回答。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