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anoKVM PCIe卡USB接口版本差异解析

NanoKVM PCIe卡USB接口版本差异解析

2025-06-11 17:52:14作者:庞眉杨Will

产品版本演进

NanoKVM PCIe卡作为一款远程管理工具,在硬件迭代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版本,主要区别体现在USB Type-C接口的布局和功能标注上。根据用户反馈和实物对比,目前至少存在三个明显不同的硬件版本。

版本特征对比

第一代(银色挡板版本)

  • 挡板颜色:银色
  • PCB丝印标注:
    • 底部Type-C接口标注为"USB PWR IN"(电源输入)
    • 与HDMI并排的Type-C接口标注为"USB HID"(人机接口设备)
  • 特点:接口标注与挡板标识一致

第二代(黑色挡板初始版本)

  • 挡板颜色:黑色
  • 接口布局调整:
    • 底部Type-C接口改为"USB HID"
    • 与HDMI并排的Type-C接口改为"USB PWR IN"
  • 特点:取消了PCB上的功能标注丝印

第三代(黑色挡板改进版本)

  • 挡板颜色:黑色
  • 接口布局:与第二代相同
  • 改进点:挡板标识更加清晰,去除了模糊的底层文字

版本变更原因

开发团队确认,接口位置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使用中的两个问题:

  1. HID接口与HDMI接口距离过近可能导致线缆冲突
  2. 大多数用户通过PCIe插槽供电而非外部USB供电

固件差异

不同硬件版本配套的固件也有所不同:

  • 早期版本:固件版本2.1.3
  • 新版硬件:预装2.1.4固件,主要改进包括:
    • 虚拟磁盘和网络功能移至独立菜单
    • 新增OLED屏幕控制选项
    • 用户界面布局优化

使用建议

对于拥有不同版本硬件的用户,建议:

  1. 根据实际挡板标注连接线缆
  2. 及时更新到最新固件以获得完整功能
  3. 若遇到键盘响应问题,可尝试断开PCIe供电,仅使用USB供电

技术细节

所有版本的内部电路设计基本相同,接口位置的调整不会影响功能实现。前置针脚定义在wiki文档中仍保持与第一代硬件一致的说明,用户在进行扩展连接时需注意核对。

通过这次硬件迭代,NanoKVM PCIe卡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解决了线缆干涉问题,使设备安装更加便捷。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