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etragon项目中security_inode_create加载失败问题分析

Tetragon项目中security_inode_create加载失败问题分析

2025-06-17 17:16:50作者:舒璇辛Bertina

问题背景

在Tetragon项目中,用户尝试通过添加dentry结构体类型支持来增强文件系统监控能力时,遇到了一个关于security_inode_create函数加载失败的问题。该问题表现为当使用dentry类型参数时,Tetragon无法正确加载相关策略,并返回"operation not permitted"错误。

问题现象

用户在Linux 5.15.0-113-generic内核环境下,基于Tetragon最新主分支构建并安装后,尝试应用一个针对security_inode_create函数的TracingPolicy时遇到加载失败。具体表现为:

  1. 当使用dentry类型作为第二个参数(index:1)时,策略加载失败
  2. 错误信息显示无法创建BPF链接pin
  3. 有趣的是,类似的security_inode_mkdir函数却能正常工作

技术分析

根本原因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参数过滤机制问题:当使用dentry类型参数时,过滤机制可能未能正确工作,导致security_inode_create被Tetragon自身进程触发,而这时Tetragon正在尝试pin链接。

  2. 函数调用时机差异:security_inode_mkdir之所以能正常工作,是因为目录结构在程序加载时已经建立完成,不会引起冲突。

  3. 内核版本兼容性:该问题在Linux 5.15内核上出现,而在更新的6.12内核上测试正常,表明可能存在内核版本相关的兼容性问题。

参数过滤机制详解

Tetragon的过滤机制在处理dentry类型参数时存在以下特点:

  1. 当匹配参数设置为index:0时,策略可以正常加载
  2. 当设置为index:1并使用dentry类型时,过滤可能被绕过
  3. 这种不一致行为表明dentry类型的参数处理逻辑可能存在缺陷

相关函数行为差异

进一步测试发现,不同文件系统相关函数表现出不同行为:

  1. security_path_mknod函数同样出现加载失败问题
  2. 该函数返回的路径信息中会包含"(deleted)"标记
  3. 使用path类型参数替代dentry时,过滤功能完全正常

解决方案与优化

针对这一问题,开发团队已经提出了修复方案:

  1. 修正了过滤机制中的若干bug
  2. 改进了dentry类型参数的处理逻辑
  3. 增强了函数调用时机的判断

用户可以通过测试相关补丁来验证问题是否已解决。

技术建议

对于需要在生产环境使用类似监控功能的用户,建议:

  1. 考虑升级到较新的内核版本(如6.12+)
  2. 暂时使用path类型作为替代方案
  3. 密切关注相关修复补丁的合并进度
  4. 在测试环境中充分验证策略效果

总结

Tetragon作为新兴的eBPF安全监控工具,在文件系统监控方面提供了强大的能力。本次分析的security_inode_create加载问题揭示了在复杂内核环境下参数处理和过滤机制的挑战。随着项目的持续发展,这类问题将逐步得到完善,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安全监控能力。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