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hingsBoard 4.0中基于时间序列值动态修改标记形状的技术解析

ThingsBoard 4.0中基于时间序列值动态修改标记形状的技术解析

2025-05-12 22:18:30作者:蔡丛锟

背景介绍

ThingsBoard作为一款流行的物联网平台,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从3.9版本升级到4.0版本后,平台对图表可视化组件进行了重大重构,采用了Apache ECharts作为新的图表引擎。这一变化带来了许多功能增强,同时也对一些原有功能的使用方式产生了影响。

标记形状动态变化功能对比

在ThingsBoard 3.9及更早版本中,用户可以直接在部件设置中配置标记形状,基于时间序列的值动态改变标记的外观。这一功能在4.0版本中仍然保留,但配置方式有所变化。

4.0版本中的实现方法

ThingsBoard 4.0中实现基于时间序列值动态修改标记形状的功能,需要通过以下步骤:

  1. 启用数据点显示:在高级数据键配置中找到"显示点"选项
  2. 自定义外观:可以设置线宽、半径和形状等参数
  3. 使用条件逻辑:通过JavaScript代码根据数据值动态决定标记形状

数据访问方式的变化

在3.9版本中,开发者可以通过dsIndex和dsData数组访问数据。而在4.0版本中,数据访问方式改为通过data对象:

// 3.9版本方式
var date = new Date(dsData[dsIndex].time);

// 4.0版本方式
var temperature = data.temperature;

实际应用示例

以下是一个在4.0版本中根据温度值动态改变标记形状的完整示例代码:

// 定义不同温度对应的标记图像
var images = [
  "path/to/low-temp-icon.png",
  "path/to/high-temp-icon.png"
];

// 获取当前数据点的温度值
var temperature = data.temperature;

// 根据温度值决定标记样式
if (temperature < 20) {
  var res = {
    url: images[0],  // 低温图标
    size: 100        // 图标大小
  };
} else { 
  res = {
    url: images[1],  // 高温图标
    size: 50         // 图标大小
  };
}
return res;

升级注意事项

从3.9迁移到4.0时,开发者需要注意:

  1. 原有基于dsIndex的代码需要进行相应修改
  2. 新的data对象提供了更直接的属性访问方式
  3. 可视化效果现在由Apache ECharts驱动,性能更好但API有所不同

总结

ThingsBoard 4.0虽然改变了动态标记形状的实现方式,但这一功能仍然可用且更加灵活。开发者需要适应新的数据访问模式,同时可以享受到新图表引擎带来的性能提升和更丰富的可视化选项。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在升级过程中平滑过渡,并充分利用新版本提供的强大功能。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