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Gateway项目结构调整与代码优化实践

KGateway项目结构调整与代码优化实践

2025-06-13 06:39:26作者:董斯意

项目背景

KGateway作为云原生网关项目,随着功能迭代和团队扩张,项目结构逐渐变得复杂。为了提升代码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项目团队近期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代码优化工作。

结构调整方案

项目团队对代码仓库进行了系统性的重构,主要调整方向包括:

  1. 目录结构规范化:将原分散在各项目的cmd目录统一归并到顶层cmd目录下,api相关代码集中到api目录,同时明确区分pkg和internal目录的使用场景。

  2. 冗余代码清理:移除了不再使用的pkg/github-action-utils等过时代码,对pkg/utils工具库进行了全面审计,清理了与当前项目无关的遗留代码。

  3. 版本管理优化:重构了pkg/version包,移除了与企业版/联邦版等不再相关的引用,并将其移至internal目录以限制外部依赖。

技术细节优化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团队还实施了一系列技术优化:

  1. 构建系统改进:用更现代的golangci-lint的protogetter检查替代了原有的getter-check目标,提升了代码质量检查效率。

  2. CI/CD流程统一:消除了GHA单元测试中对特定目录的硬编码依赖,确保CI流程与本地开发环境的一致性。

  3. 安装流程标准化:新增了run/install构建目标,替代原有的安装脚本,使本地和CI环境的安装路径完全一致。

遗留问题处理

对于项目中一些特殊目录的处理方案:

  1. 示例代码:保留了examples目录,用于存放快速入门指南所需的示例配置。

  2. 开发工具:合并了ci和hack目录,精简了开发辅助工具集。

  3. 测试相关:暂时保留了install/test目录,待后续引入Helm测试支持后再行处理。

项目展望

通过此次结构调整,KGateway项目的代码组织更加清晰,模块边界更加明确,为后续功能开发和社区贡献奠定了良好基础。团队计划在完成结构调整后,进一步优化Tilt开发环境和GHA工作流,提升开发者体验。

这种系统性的项目结构优化,不仅提升了当前开发效率,也为项目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值得其他云原生项目借鉴。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