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VulChecker安装与使用指南

VulChecker安装与使用指南

2024-09-28 10:19:28作者:房伟宁

项目简介

VulChecker 是一个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工具,专用于定位C/C++源代码中的漏洞(如整数溢出、堆栈溢出等),并能对这些漏洞类型进行分类(依据CWE标准)。该工具通过将CMake管理的C/C++项目转换成基于图的程序表示(ePDG),然后利用图神经网络(Structure2Vec)来识别潜在的漏洞。

一、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VulChecker的仓库结构大致如下:

  • build: 编译后的文件或示例构建相关。
  • demos: 包含演示脚本,帮助快速理解如何使用VulChecker。
  • docs: 相关文档,可能包括用户手册或技术说明。
  • models: 训练好的模型存放位置。
  • sample_proj: 示例项目,供测试和学习使用。
  • src: 核心源代码,包括主逻辑实现。
  • tests: 单元测试或集成测试文件。
  • LICENSE: 许可证文件,表明软件使用的授权方式。
  • MANIFEST.in: 规定打包时应包含的非源码文件。
  • README.md: 项目介绍和基本使用说明。
  • pyproject.toml, setup.cfg, setup.py, tox.ini: Python项目的配置和构建文件。

二、项目启动文件介绍

  • 无特定“启动文件”:VulChecker不直接有一个执行文件作为启动点。而是通过命令行界面(CLI)工具hector来进行操作。需通过Python环境运行相应的命令,例如使用python -m hector来启动命令行交互,具体命令和参数需要参考其提供的帮助文档或在终端输入hector --help查看。

三、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 无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配置文件:VulChecker的配置不是通过一个独立的配置文件来完成的。它的配置过程更多地体现在命令行参数和环境设置上,比如通过hector命令指定不同的选项来配置分析流程、数据处理路径等。

  • 环境变量和外部配置:为了正确运行,可能需要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指向LLAP插件路径或其他依赖项,这通常是通过安装过程中的指示手动完成的,而不是通过阅读一个固定的配置文件。

  • 示例配置脚本: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可能会创建自己的脚本或者使用demos目录下的示例脚本来定制化配置,这些脚本可以视为间接的配置方式,用于自动化一系列的VulChecker命令或设置。

安装和初步使用

由于直接从源代码安装和配置VulChecker涉及多个步骤,并且推荐使用预置的Ubuntu虚拟机来简化这个过程,因此,在正式操作前,请确保参考仓库内的详细安装指南或考虑下载预先配置好的VM环境以更快地开始使用。

请注意,实际部署和深入使用VulChecker还需要理解和掌握其命令行接口和数据准备流程,这通常涉及到对C/C++项目进行特定的编译配置和图结构的生成。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