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ecipe-Scrapers项目解析:应对madewithlau.com的反爬机制升级

Recipe-Scrapers项目解析:应对madewithlau.com的反爬机制升级

2025-07-07 12:16:12作者:谭伦延

在网页数据抓取领域,动态内容加载已成为现代网站对抗爬虫的常见手段。近期recipe-scrapers项目维护者发现,知名食谱网站madewithlau.com已将其核心数据迁移至tRPC接口,导致传统HTML解析方式失效。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分析

当开发者尝试抓取该网站的脆皮五花肉食谱页面时,返回的数据结构出现关键字段缺失:

  • 作者信息为空
  • 图片URL缺失
  • 食材列表为空数组
  • 操作步骤为空字符串

这种异常现象表明,目标网站已改变其数据加载策略,原始HTML页面不再包含完整的食谱信息。

技术原理剖析

现代前端框架的演进催生了新的数据交互模式。madewithlau.com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 前后端分离架构:页面骨架通过HTML加载,核心数据通过API异步获取
  2. tRPC协议:一种TypeScript优先的RPC框架,提供强类型接口
  3. 批处理请求:支持将多个查询合并为单个HTTP请求
  4. 数据加密:参数采用JSON格式编码传输

典型请求示例显示,食谱数据实际存储在专用API端点,通过slug参数识别具体食谱。

解决方案设计

参考项目历史中对bergamot网站的处理经验,建议采用以下技术路线:

  1. 请求重定向:识别页面中的API调用痕迹
  2. 参数逆向:解析tRPC的批处理参数结构
  3. 数据清洗:处理可能的嵌套JSON结构
  4. 类型安全:确保返回数据符合项目标准接口

实现要点包括构建正确的查询参数、处理可能的数据分页,以及维护与现有代码库的兼容性。

技术影响评估

这种改造将带来多重影响:

  • 提高爬虫对现代前端架构的适应能力
  • 增加对异步数据加载场景的支持
  • 可能提升解析效率(直接获取结构化数据)
  • 需要持续监控API参数变化

最佳实践建议

对于类似技术场景,开发者应当:

  1. 优先检查网络请求中的XHR/fetch调用
  2. 使用开发者工具监控数据流动
  3. 考虑实现自动化的API端点发现机制
  4. 建立参数模板库应对接口变更

recipe-scrapers项目的这一改进,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为处理同类技术架构提供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范式。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