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NE-Python中iEEG电极可视化尺寸自定义功能解析

MNE-Python中iEEG电极可视化尺寸自定义功能解析

2025-06-27 09:30:14作者:管翌锬

在神经科学和脑电图研究中,MNE-Python作为一款强大的开源工具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脑电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功能。近期社区针对iEEG(颅内脑电图)电极的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增强需求——电极尺寸的自定义设置。

目前在使用plot_alignment或Brain类中的add_sensors方法绘制iEEG电极时,所有电极点默认采用统一尺寸显示。然而在实际科研场景中,这种固定尺寸的显示方式存在明显局限:

  1. 重要电极突出显示:研究人员可能希望放大显示某些关键电极点
  2. 电极属性可视化:不同尺寸可以反映电极的物理特性或信号特征
  3. 多模态数据融合:尺寸差异可用于表示其他维度的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方案将采用与现有sensor_colors参数相似的设计逻辑:

  • 支持标量值输入(统一设置所有电极尺寸)
  • 支持数组输入(为每个电极指定独立尺寸)
  • 默认值保持向后兼容

这项改进将显著提升以下应用场景的数据展示效果:

  • 临床脑电异常定位时的重点电极标记
  • 科研中电极信号强度或信噪比的可视化
  • 多参数数据的综合展示(尺寸+颜色+位置)

对于开发者而言,该功能的实现将涉及对_plot_sensors_3d核心可视化函数的扩展,新增sensor_scale参数,并通过合理的参数验证机制确保与现有功能的兼容性。参数处理逻辑将参考成熟的sensor_colors实现方案,保证代码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这项增强功能预计将在下一个版本中发布,为脑电研究人员提供更灵活的数据可视化选择,进一步丰富MNE-Python在颅内脑电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