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net项目中CharTokenizer处理非语言符号时的空格分割问题分析

Wenet项目中CharTokenizer处理非语言符号时的空格分割问题分析

2025-06-13 12:30:09作者:董宙帆

问题背景

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wenet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完整的端到端语音识别解决方案。其中,文本分词器(CharTokenizer)是处理文本输入的重要组件。近期在使用wenet的CharTokenizer时,发现了一个关于非语言符号(non_lang_syms)处理的边界情况问题。

问题现象

当CharTokenizer配置了split_with_space=True参数来处理包含非语言符号的文本时,会出现意外的空字符输出。具体表现为:

输入文本:"你 好 问 问 <NIHAO_WENWEN>"(字符间用空格分隔,<NIHAO_WENWEN>是非语言符号)

期望输出:['你', '好', '问', '问', '<NIHAO_WENWEN>']

实际输出:['你', '好', '问', '问', '', '<NIHAO_WENWEN>'](包含一个意外的空字符)

技术分析

这个问题源于CharTokenizer在处理非语言符号时的逻辑缺陷。当split_with_space=True时,分词器会先将文本按空格分割,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处理。对于非语言符号部分,当前实现没有正确处理分割后可能产生的空字符串。

在char_tokenizer.py的第42行,当前代码使用parts = [w for w in parts if len(w.strip()) > 0]来过滤空字符串,但没有对保留的字符串执行strip()操作。这导致当非语言符号前后有空格时,会保留这些空格而不是完全去除。

解决方案

建议修改为parts = [w.strip() for w in parts if len(w.strip()) > 0],这样不仅会过滤空字符串,还会去除保留字符串的前后空格。这种修改可以解决当前问题,但需要注意:

  1. 对于原本包含有意义空格的token,这种修改会改变其行为
  2. 需要确保这种改变不会影响模型训练和推断的其他部分
  3. 需要测试不启用split_with_space时的行为是否正常

影响评估

经过测试,这个修改在split_with_space=True时解决了空字符问题。但在split_withspace=False时,CharTokenizer仍然无法正确处理英文文本,这是设计上的限制而非bug。

最佳实践建议

  1. 在使用CharTokenizer处理包含非语言符号的文本时,应仔细检查输出
  2. 对于混合语言的场景,考虑使用更复杂的分词方案
  3. 在修改分词器行为后,需要重新评估模型性能
  4. 对于关键应用,建议添加针对非语言符号处理的单元测试

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小边界情况,但在实际语音识别应用中可能会影响模型对特殊符号的处理,特别是在处理包含代码、特殊标记或混合语言的文本时。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