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敏感词过滤库中HTML标签处理问题解析与修复

敏感词过滤库中HTML标签处理问题解析与修复

2025-06-10 12:34:23作者:彭桢灵Jeremy

敏感词过滤是内容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在处理HTML等结构化文本时,传统的过滤算法可能会遇到特殊挑战。本文将以houbb/sensitive-word项目中的一个典型问题为例,深入分析HTML标签被误过滤的技术原因及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在特定场景下,当系统配置了特殊字符忽略规则(SensitiveWordCharIgnores.specialChars())时,处理包含HTML标签的文本会出现异常。例如输入"

敏感词

"时,输出结果变成了"<p***

",不仅过滤了敏感词,还错误地替换了右尖括号(>)。

技术分析

根本原因

  1. 字符边界识别问题:过滤算法在识别敏感词边界时,将HTML标签的右尖括号(>)误判为敏感词的一部分
  2. 特殊字符处理逻辑:当配置忽略特殊字符时,算法对"<>"这类具有特殊语义的字符对处理不够智能
  3. 上下文感知不足:未充分考虑HTML标签作为整体结构的特性,导致词边界判断失误

影响范围

该问题主要影响以下场景:

  • 需要处理HTML/XML等标记语言的文本内容
  • 配置了特殊字符忽略规则的过滤场景
  • 敏感词恰好出现在标签属性或标签之间的位置

解决方案

项目在v0.19.2版本中修复了此问题,主要改进包括:

  1. 增强的标签识别:改进算法对HTML/XML标签结构的识别能力
  2. 上下文感知过滤:在处理特殊字符时考虑其上下文语义
  3. 边界条件优化:精确控制敏感词识别的边界条件,避免误判

最佳实践建议

  1. 结构化文本处理:处理HTML等结构化文本时,建议先解析再逐节点过滤
  2. 规则配置审慎:特殊字符忽略规则的配置需要结合实际文本特征
  3. 测试用例覆盖:应包含各种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特别是包含特殊符号的场景

总结

敏感词过滤在Web内容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处理结构化文本时需要特别的技术考量。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过滤算法不仅需要考虑词汇本身,还需要理解文本的上下文和结构特征。houbb/sensitive-word项目的这次修复体现了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和技术方案的持续优化。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