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ensorRT中使用Polygraphy工具时避免标记所有输出的注意事项

TensorRT中使用Polygraphy工具时避免标记所有输出的注意事项

2025-05-21 12:03:01作者:农烁颖Land

在使用NVIDIA TensorRT进行模型优化和推理时,Polygraphy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验证模型转换的正确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参数的使用方式,否则可能会导致模型构建失败。

问题现象

当用户尝试使用以下命令运行Polygraphy工具时遇到了错误:

polygraphy run model.onnx --trt --validate --trt-outputs mark all --save-results=trt_out.pkl

系统报错显示:

[E] 2: [myelinBuilderUtils.cpp::operator()::752] Error Code 2: Internal Error ([ShapeHostToDeviceCopy 0] requires bool or uint8 I/O but node can not be handled by Myelin. Operation is not supported.)
[!] Invalid Engine. Please ensure the engine was built correctly

问题分析

这个错误的核心原因是使用了--trt-outputs mark all参数。这个参数会强制TensorRT将所有层的输出都标记为网络输出,这会带来两个主要问题:

  1. 破坏图优化:TensorRT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对计算图进行各种优化和融合操作。当标记所有层为输出时,这些优化将无法进行,因为优化通常需要合并或重组计算图中的节点。

  2. 不支持的层类型:某些层(如ShapeHostToDeviceCopy)需要特定的数据类型支持(bool或uint8),当这些层被强制标记为输出时,可能会遇到Myelin引擎不支持的情况。

解决方案

正确的做法是:

  1. 避免使用mark all: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则不应该标记所有层为输出。这会严重影响TensorRT的优化能力。

  2. 选择性标记输出:如果确实需要检查某些中间层的输出,应该明确指定这些层的名称,而不是使用"all"。

  3. 使用默认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让TensorRT自动处理输出标记,这样能获得最佳性能。

最佳实践建议

  1. 性能优先:让TensorRT自由地进行图优化通常会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

  2. 调试策略:如果需要进行调试,可以考虑:

    • 使用TensorRT的逐层分析工具
    • 分阶段构建网络
    • 使用更精细的输出标记策略
  3. 版本兼容性:确保使用的TensorRT版本(如8.6.1.6)与CUDA(11.6)、cuDNN(8.6.0)等组件版本兼容。

通过遵循这些实践,可以避免类似的构建错误,同时充分发挥TensorRT的优化潜力,获得最佳推理性能。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