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hino项目中的函数调用参数求值顺序问题解析

Rhino项目中的函数调用参数求值顺序问题解析

2025-06-14 13:07:50作者:鲍丁臣Ursa

问题背景

在JavaScript引擎Rhino的编译模式下,发现了一个关于函数调用时参数求值顺序的特殊行为。当调用一个全局作用域中的函数时,参数会在函数引用有效性检查之前就被求值,这与ECMAScript规范要求的行为不符。

问题表现

考虑以下示例代码:

function foo() {
    print('foo called');
}

bar(foo());

按照ECMAScript规范,执行这段代码时应该:

  1. 首先检查bar是否可调用(此时应抛出ReferenceError)
  2. 只有在bar有效的情况下才需要求值参数foo()

然而在Rhino的编译模式下,实际行为却是:

  1. 先调用foo()函数
  2. 然后才发现bar未定义

技术分析

这个问题源于Rhino在字节码生成阶段的优化处理。为了减小生成的字节码体积,Rhino使用了辅助函数来处理某些操作,导致参数求值顺序与规范要求不一致。

根据ECMAScript规范,函数调用的执行顺序应该是:

  1. 首先解析函数引用(此时如果引用未定义应抛出错误)
  2. 然后从左到右求值参数列表
  3. 最后检查被调用对象是否为可调用函数

规范要求

ECMAScript规范明确规定了函数调用的运行时语义:

  1. 函数引用必须在参数求值前解析
  2. 参数列表求值完成后才检查被调用对象是否为函数
  3. 对于属性访问形式的调用(如obj.method()),属性解析失败会抛出TypeError

测试覆盖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测试套件中:

  • 有测试覆盖属性访问失败的情况(抛出TypeError)
  • 但没有专门测试直接函数引用失败的情况(应抛出ReferenceError)

解决方案

修复此问题需要:

  1. 重新设计字节码生成逻辑,确保正确的执行顺序
  2. 保持现有优化同时符合规范要求
  3. 可能需要牺牲部分字节码体积优化来保证正确性

总结

函数调用参数求值顺序是JavaScript引擎实现中一个微妙但重要的细节。Rhino当前实现在编译模式下存在与规范不一致的行为,需要在保持性能的同时修正执行顺序。这个问题也提醒我们,即使是成熟的JavaScript引擎,在边缘情况下也可能存在与规范不一致的实现细节。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