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Playwright-Python v1.51.0版本发布:增强存储状态管理与元素过滤能力

Playwright-Python v1.51.0版本发布:增强存储状态管理与元素过滤能力

2025-06-03 21:13:37作者:滕妙奇

Playwright-Python作为微软推出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其跨浏览器、跨平台的特性深受开发者喜爱。最新发布的v1.51.0版本带来了多项实用功能升级,特别是在浏览器存储状态管理和元素定位过滤方面有了显著增强。

核心功能更新解析

1. IndexedDB存储状态支持

IndexedDB是浏览器中重要的客户端存储解决方案,许多现代Web应用(如使用Firebase身份验证的应用)都依赖它存储关键数据。v1.51.0版本新增的indexed_db选项让开发者能够完整保存和恢复IndexedDB中的内容。

这项功能对于测试流程中需要保持认证状态的场景尤为重要。通过storage_state()方法,现在可以完整捕获包括IndexedDB在内的浏览器存储状态:

# 保存包含IndexedDB的完整存储状态
storage = context.storage_state(path="state.json", indexed_db=True)

# 使用保存的状态创建新上下文
context = browser.new_context(storage_state="state.json")

2. 可见元素过滤功能

在UI自动化测试中,经常需要区分页面上的可见元素和隐藏元素。新版本为locator.filter()方法增加了visible参数,使得元素定位更加精准:

# 只匹配可见的待办事项元素
todo_items = page.get_by_test_id("todo-item").filter(visible=True)

# 验证可见元素数量
expect(todo_items).to_have_count(3)

这个特性特别适合处理动态显示/隐藏元素的现代Web应用,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需要额外判断元素可见性的繁琐代码。

3. 媒体特性模拟增强

新版增加了对prefers-contrast媒体特性的模拟支持,通过contrast选项可以测试网站在不同对比度偏好下的表现:

# 模拟高对比度偏好
page.emulate_media(contrast="high")

这对于确保应用的可访问性测试非常重要,特别是需要符合WCAG标准的项目。

4. API请求状态码控制

在API测试场景中,新增的fail_on_status_code选项可以自动处理非成功状态码(非2xx/3xx),简化了错误处理逻辑:

# 创建会自动失败于非成功状态码的API上下文
context = request.new_context(fail_on_status_code=True)

浏览器兼容性更新

v1.51.0版本同步更新了底层浏览器引擎:

  • Chromium升级至134.0.6998.35
  • Firefox升级至135.0
  • WebKit升级至18.4

同时保持了对Chrome 133和Edge 133等稳定版本的良好兼容性。

技术应用建议

对于测试工程师而言,新版本带来的IndexedDB支持特别值得关注。在测试现代前端框架(如React、Vue)构建的应用时,许多身份验证状态都存储在IndexedDB中。通过完整保存这些状态,可以:

  1. 显著减少重复登录操作
  2. 保持测试场景的连贯性
  3. 提高测试执行效率

而新增的可见元素过滤功能则建议应用于:

  • 列表项的可见性验证
  • 模态对话框的交互测试
  • 动态加载内容的断言

这些改进共同提升了Playwright-Python在现代Web应用测试中的表现力和可靠性,是自动化测试工具链中值得升级的版本。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