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darr项目中的统计API优化与使用指南

Tdarr项目中的统计API优化与使用指南

2025-06-25 14:58:32作者:丁柯新Fawn

统计API架构变更背景

Tdarr作为一款优秀的媒体文件转码管理工具,在2.24.01版本中对统计API进行了重大优化。这一变更主要针对大型媒体库的性能问题,解决了原有架构中存在的两个核心痛点:

  1. 自动刷新机制导致的性能损耗:原系统每10秒至5分钟自动重新计算统计信息,当文件发生变化时会给服务器带来不必要的额外负载。实际上,大多数用户仅在查看Tdarr界面时才需要这些统计信息。

  2. 数据结构设计问题:原有的统计数据结构采用了多层嵌套数组的形式,不仅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处理复杂度。

新旧API对比分析

旧版API工作方式

在2.24.01版本之前,开发者可以通过/api/v2/cruddb端点获取统计信息,请求体如下:

{
    "data": {
        "collection": "StatisticsJSONDB",
        "mode": "getById",
        "docID": "statistics",
        "obj": {}
    }
}

响应中包含一个pies数组,其中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媒体库的统计信息,格式为["库名称", "库ID", 统计数值]

新版API设计

优化后的系统引入了新的端点/api/v2/stats/get-pies,采用按需计算的策略。现在获取统计信息需要两个步骤:

  1. 获取媒体库列表
{
    "data": {
        "collection": "LibrarySettingsJSONDB",
        "mode": "getAll",
        "docID": "",
        "obj": {}
    }
}
  1. 按库获取统计信息
{
    "data": {
        "libraryId": "{具体库ID}"
    }
}

性能考量与优化建议

新版API虽然解决了后台计算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性能考量:

  1. 响应时间:每个库的统计请求需要1-2秒处理时间,对于拥有大量媒体库的实例,完整获取所有统计信息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2. 优化策略

    • 实现缓存机制,仅在检测到文件总数或转码数量发生变化时才重新获取统计信息
    • 考虑并行请求多个库的统计信息(需注意服务器负载)
    • 按需获取,只请求当前关注的库统计信息

开发者适配指南

对于需要集成Tdarr统计功能的开发者,建议采用以下最佳实践:

  1. 减少不必要请求:监控文件变化情况,只在必要时获取最新统计

  2. 分批处理:对于大量媒体库,考虑分批获取统计信息

  3. 错误处理:增加对API响应时间的超时处理和重试机制

  4. 数据结构适配:新版API返回的数据结构更为清晰,开发者应相应调整解析逻辑

未来展望

根据项目维护者的说明,Tdarr将在后续版本中:

  1. 进一步完善API内部逻辑,可能增加智能缓存机制
  2. 推出全面的API文档更新
  3. 持续优化大型媒体库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开发者可以关注这些更新,及时调整自己的集成方案以获得最佳性能和用户体验。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