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OKD项目在OpenStack平台升级后机器创建失败问题分析

OKD项目在OpenStack平台升级后机器创建失败问题分析

2025-07-07 12:41:28作者:幸俭卉

在OKD 4.18.0-okd-scos.10升级至4.19.0-okd-scos.1版本过程中,OpenStack IPI部署环境出现了一个关键性故障:虽然升级过程表面顺利完成,但后续无法创建新的计算节点。这一现象暴露出操作系统镜像管理的潜在问题,值得深入分析。

故障现象

升级完成后,当尝试扩展集群规模时,新节点启动过程会在ostree-prepare-root服务处失败。关键错误信息显示"composefs: failed to mou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导致系统初始化中断。值得注意的是,已成功升级的现有节点显示操作系统版本为"CentOS Stream CoreOS 9.0.20250515-0",这符合预期版本。

根本原因

深入分析发现,OpenStack平台上的基础镜像"clustername-clusterid-rhcos"未被自动更新。该镜像仍指向旧版本4.18.0-okd-scos.9使用的Fedora CoreOS 39镜像,而新版本要求使用CentOS Stream CoreOS 9镜像。这种版本不匹配导致新节点无法正确初始化。

在OKD架构中,所有机器配置(包括控制平面和工作节点)都引用这个统一的镜像名称。虽然机器集配置可以手动修改,但控制平面机器集的自动恢复机制在此场景下无法正常工作,这反映出平台在镜像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不足。

解决方案

目前可行的应急方案是手动更新OpenStack中的基础镜像:

  1. 从官方镜像仓库获取新版CentOS Stream CoreOS镜像
  2. 使用OpenStack CLI创建新镜像,保持原有命名但更新内容
  3. 确保添加正确的集群标识标签
  4. 设置镜像为共享状态

这个手动过程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暴露出OKD在OpenStack平台上的镜像自动更新机制缺失。据了解,核心OpenShift项目已有相关功能改进计划,旨在实现镜像自动更新功能,但目前仅部分云平台支持该特性。

经验总结

这次故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1. 跨版本升级时,基础架构组件的兼容性检查不应仅限于Kubernetes组件
  2. 平台即服务(PaaS)解决方案需要完善的底层资源生命周期管理
  3. 混合云环境中,不同基础设施平台的特性支持可能存在差异
  4. 生产环境升级前,应验证包括节点扩展在内的全功能测试

未来版本可能会通过自动镜像更新机制解决此类问题,但在当前版本中,管理员需要将镜像更新纳入标准升级流程,特别是在OpenStack等需要手动管理镜像的平台环境中。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