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eneFacePlusPlus训练过程中Loss值NaN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GeneFacePlusPlus训练过程中Loss值NaN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2025-07-09 00:25:11作者:邬祺芯Juliet

训练过程中Loss值NaN现象分析

在使用GeneFacePlusPlus进行数字人训练时,部分用户反馈在训练后期会出现Loss值变为NaN的情况。这种现象通常表明训练过程中出现了数值不稳定的问题,可能导致训练中断或模型失效。

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

1. 损失函数配置问题

LPIPS(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损失函数权重设置不当可能导致数值不稳定。建议:

  • 适当降低LPIPS的权重
  • 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完全关闭LPIPS损失

2. 优化器参数设置

训练过程中的学习率和梯度裁剪参数对数值稳定性至关重要:

  • 尝试降低学习率
  • 调整clip_grad_norm参数,防止梯度爆炸
  • 使用tensorboard监控训练过程,观察各损失项的变化趋势

3. 训练时长控制

过长的训练时长可能导致模型过拟合,进而引发数值问题:

  • 4090显卡训练头部模型约8小时属于正常范围
  • 可根据验证集表现提前终止训练

推理阶段优化建议

1. 头部模型单独推理

对于需要保持躯干一致性的应用场景,可以:

  • 在推理时仅加载头部模型(--head_ckpt)
  • 将躯干模型参数(--torso_ckpt)设为空字符串
  • 注意需要自行实现头部与原始躯干的融合逻辑

2. 眨眼动作优化

当前版本对眨眼动作的支持存在局限:

  • idexp_lm3d_normalized条件类型对眨眼表示不够精确
  • 后续版本计划引入专门的眨眼控制条件
  • 素材质量会影响最终表情的自然程度

训练效率与质量平衡

针对训练时间和效果的平衡:

  • 高质量素材可显著提升最终效果
  • 牙齿等细节表现与训练数据密切相关
  • 可尝试不同的cond_type配置以获得更好的唇形同步

通过合理调整训练参数和损失函数配置,大多数数值不稳定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对于特殊需求,如精确控制眨眼或保持特定躯干,可能需要针对性地修改代码实现。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