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Presto项目中的协议构建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Presto项目中的协议构建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2025-05-13 11:19:44作者:郦嵘贵Just

背景介绍

在Presto分布式SQL查询引擎的开发过程中,原生执行服务器(native execution server)的构建遇到了协议相关的编译错误问题。这一问题源于协议定义文件与生成代码之间的不一致性,导致构建失败。本文将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介绍团队采取的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当开发者在Presto主分支上执行make presto_protocol命令并尝试构建原生执行服务器时,出现了多种编译错误。这些问题主要分为四类:

  1. DeleteTableHandler问题:表删除操作的处理程序存在兼容性问题
  2. Iceberg相关处理程序问题:与Iceberg表格式交互的处理程序出现错误
  3. 类型问题:协议中定义的类型与实际使用不匹配
  4. Iceberg字段缺失问题:Iceberg相关协议中缺少必要的字段定义

这些问题本质上反映了协议管理流程中的两个关键缺陷:

  1. 开发者可能不了解他们的代码变更会影响生成的协议文件
  2. 开发者可能不知道需要使用make presto_protocol命令来更新协议,而不是手动修改生成的文件

解决方案

团队采取了分阶段的解决方案:

紧急修复措施

针对当前主分支的构建问题,团队实施了以下修复:

  1. 修复DeleteTableHandler的兼容性问题
  2. 修正Iceberg相关处理程序的实现
  3. 解决协议类型不匹配问题
  4. 补充Iceberg协议中缺失的字段定义

这些修复通过合并请求集中处理,确保了主分支的稳定性。

短期改进方案

为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团队决定:

  • make presto_protocol命令集成到CI/CD流水线的cpp_build测试阶段
  • 通过自动化构建流程及时发现协议不一致问题

长期架构考量

团队还讨论了更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1. 评估使用Thrift框架管理协调器与工作节点间协议的可能性
  2. 考虑移除预生成代码,改为在构建包时动态生成
  3. 优化开发体验,确保开发者拥有完整的本地构建环境

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团队成功解决了协议构建失败的问题,并建立了更健壮的协议管理机制。特别是将协议检查集成到CI流程中,显著提高了问题发现的及时性。

经验总结

这一事件凸显了在大型分布式系统中协议管理的重要性。Presto团队通过这次问题的解决,不仅修复了当前的技术债务,还建立了更完善的协议变更流程,为未来的开发工作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对于类似系统的开发者而言,这一案例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协议定义与实现的一致性检查应该尽早、尽可能自动化,而不仅仅是依赖开发者的自觉性。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