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入解析Colour项目中的BT.2100 PQ光电转换函数

深入解析Colour项目中的BT.2100 PQ光电转换函数

2025-07-03 00:52:27作者:田桥桑Industrious

在影视制作和显示技术领域,ITU-R BT.2100标准定义了两种高动态范围(HDR)图像传输方案:感知量化(PQ)和混合对数伽马(HLG)。本文将重点探讨PQ系统中的光电转换函数(OETF)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方式。

光电转换函数的基本概念

光电转换函数(OETF)是将场景线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数学函数。在BT.2100标准中,PQ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显示参考系统,严格来说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OETF。标准中所谓的PQ OETF实际上是光学-光电转换函数(OOTF)和电光转换函数(EOTF)逆变换的组合。

PQ系统的转换流程

在Colour项目的实现中,colour.models.oetf_BT2100_PQ()函数实际上完成了以下两个步骤:

  1. 应用OOTF将场景线性光转换为显示线性光
  2. 应用EOTF逆变换将显示线性光转换为电信号

这种实现方式与直接使用colour.models.ootf_BT2100_PQ()colour.models.eotf_inverse_BT2100_PQ()的组合是完全等效的。

亮度映射关系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PQ系统中场景线性值1.0对应203尼特,0.18对应26尼特的亮度关系。实际上,这种关系只适用于HLG系统(使用γ=1.2的系统伽马值)。在PQ系统中,由于OOTF的不同,0.18的场景线性值会映射到约30.5尼特的显示亮度。

实际应用中的亮度定位

在广播应用中,当需要将HLG内容转换为PQ格式时,通常会采用以下流程:

  1. 应用HLG的EOTF(使用L_W=1000,γ=1.2)
  2. 应用PQ的逆EOTF

这种转换方式会将场景漫反射白点(1.0)定位在203尼特,18%灰卡定位在约26尼特。然而,这种亮度关系是HLG特有的,不应直接应用于原生PQ内容。

技术实现对比

通过Colour项目中的函数可以清楚地看到PQ和HLG系统的差异:

# PQ系统处理流程
scene_light = 0.18
display_light = colour.models.ootf_BT2100_PQ(scene_light)  # 约30.5尼特
code_value = colour.models.eotf_inverse_BT2100_PQ(display_light)

# HLG系统处理流程(γ=1.2)
scene_light = 0.18
display_light = (scene_light ** 1.2) * 1000  # 约26尼特
code_value = colour.models.oetf_BT2100_HLG(scene_light)

结论

理解BT.2100 PQ系统中的光电转换过程对于正确实现HDR工作流程至关重要。开发者应当注意:

  1. PQ系统本质上是显示参考的,没有传统意义上的OETF
  2. PQ和HLG的亮度映射关系不同
  3. 在内容转换时需要特别注意系统间的差异

通过Colour项目提供的函数库,开发者可以准确地实现这些复杂的转换过程,确保HDR内容的正确呈现。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