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uBlockOrigin-HUGE-AI-Blocklist项目中的URL白名单机制解析

uBlockOrigin-HUGE-AI-Blocklist项目中的URL白名单机制解析

2025-06-20 19:44:58作者:尤辰城Agatha

在uBlockOrigin-HUGE-AI-Blocklist项目中,用户可能会注意到一个关于"按Tab键注释特定URL"的功能说明。实际上,这是项目从Pastebin迁移到GitHub时遗留的一个开发注释,并非当前订阅模式下可用的功能特性。

项目背景演变

该项目最初是在Pastebin上以纯文本形式发布的过滤规则列表。在那个版本中,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粘贴整个列表到uBlock Origin的自定义过滤器中,然后通过Tab键来注释掉不想被拦截的特定URL。这种操作方式在纯文本环境下是可行的,因为uBlock Origin支持在过滤规则前添加注释符号来临时禁用某条规则。

当前订阅模式下的替代方案

当项目转变为GitHub订阅模式后,原有的Tab键注释方式不再适用。用户需要通过以下两种主流方式来管理白名单:

针对uBlock Origin用户

  1. 使用DOM检查器

    • 首先通过uBlock Origin的日志工具激活DOM检查器功能
    • 定位到需要放行的URL元素
    • 点击对应的过滤规则(会显示为被划掉的状态)
    • 保存并创建新的例外规则
  2. 手动添加过滤例外: 在"My filters"列表中添加如下格式的规则:

    www.google.com#@#a[href*="example.com"]:upward(div):style(opacity:0.00!important;)
    

    将"example.com"替换为实际需要放行的域名即可。

针对uBlacklist用户

  1. 进入uBlacklist选项面板
  2. 在规则文本框中添加如下格式的例外规则:
    @*://*.example.com/*
    
    同样将"example.com"替换为目标域名
  3. 保存设置即可生效

技术实现原理

这种白名单机制的核心在于CSS选择器和样式覆盖。当添加例外规则时,实际上是通过CSS的:style()伪类来覆盖原有的拦截样式,将透明度恢复为正常值。uBlock Origin和uBlacklist都采用了类似的原理来实现规则的例外处理,只是具体语法略有不同。

最佳实践建议

对于需要频繁管理白名单的用户,建议:

  1. 在"My filters"中维护一个专门的例外规则区域
  2. 为每个例外规则添加注释说明
  3. 定期审查例外规则,移除不再需要的放行规则
  4. 对于临时性例外,优先使用DOM检查器而非永久性规则

通过理解这些机制,用户可以更灵活地管理自己的广告和内容拦截规则,在保持主要防护功能的同时,又能针对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