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uivr项目中聊天LLM模块的代码重构实践

Quivr项目中聊天LLM模块的代码重构实践

2025-05-03 18:26:09作者:胡易黎Nicole

在Quivr项目的后端架构中,聊天LLM功能模块存在明显的代码重复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基于工作流配置的优雅解决方案。

问题背景分析

Quivr的后端系统在处理聊天LLM功能时,存在两个高度相似的实现:

  1. backend/core/quivr_core/chat_llm.py中的核心实现
  2. backend/api/quivr_api/modules/chat_llm_service/chat_llm_service.py中的服务层实现

这两个模块都重复实现了brain.pyrag_service.py中的核心逻辑。这种重复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可能导致功能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现状剖析

当前架构中,聊天LLM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两个关键步骤:

  1. 历史对话过滤(filter_history)
  2. 响应生成(generate)

这些步骤实际上与大脑(Brain)和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服务的核心功能高度重叠。重复实现这些逻辑违反了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则。

解决方案设计

基于Quivr项目新引入的工作流引擎和YAML配置系统,我们可以采用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1. 动态工作流构建:在运行时创建专门用于聊天LLM的轻量级工作流
  2. 最小化流程配置:该工作流只需包含filter_history和generate两个必要步骤
  3. 配置驱动开发:通过YAML文件定义工作流,实现业务逻辑的可配置化

实现方案详解

工作流配置示例

chat_llm_workflow:
  steps:
    - name: filter_history
      module: core.history_processor
      params:
        max_turns: 5
    
    - name: generate
      module: core.llm_generator
      params:
        model: gpt-4
        temperature: 0.7

架构优化点

  1. 去重核心逻辑:将重复的brain和RAG逻辑统一到核心模块
  2. 轻量级服务层:聊天LLM服务只需负责工作流编排和结果返回
  3. 配置灵活性:不同场景的工作流可通过配置调整,无需修改代码

预期收益

  1. 代码可维护性提升:消除重复代码,减少维护成本
  2. 架构清晰度提高:各层职责更加明确
  3. 扩展性增强:新功能可通过配置快速实现
  4. 一致性保证:所有LLM调用使用相同的核心逻辑

实施建议

  1. 渐进式重构:先在新功能中使用工作流模式,逐步迁移旧代码
  2. 测试保障:建立完善的工作流测试用例
  3. 文档补充:详细记录工作流配置语法和使用规范

这种基于工作流的架构改造,不仅解决了当前的代码重复问题,还为Quivr项目的长期演进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