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nteractiveHtmlBom项目数据格式解析与集成实践

InteractiveHtmlBom项目数据格式解析与集成实践

2025-06-16 05:10:30作者:盛欣凯Ernestine

InteractiveHtmlBom作为一款优秀的交互式BOM工具,其数据格式设计体现了对多种EDA工具兼容性的考量。本文将从技术实现角度深入分析其PCB数据格式的设计思路,并分享实际集成经验。

数据格式演进历程

该项目的PCB数据格式经历了多次迭代,主要服务于KiCad不同版本的兼容需求。其中部分字段如font_data专为KiCad v4-v5.1设计,用于处理特定字形渲染逻辑。在现代EDA集成中,可直接使用SVG路径或多边形几何体替代。

关键数据结构解析

元件封装表示方式

项目采用索引数组而非参考标识符来唯一标识元件,主要基于两个实际应用场景:

  1. 多板拼板情况下,同一设计会存在重复的参考标识符
  2. 多部件连接器可能分散布局但属于同一逻辑单元

这种设计确保了元件标识的唯一性,避免了传统参考标识符可能带来的冲突问题。

边界框与中心点

早期版本使用footprint/center进行定位,现已演进为采用旋转边界框(footprint/bbox)的定位方式。这种改进支持了更精确的元件位置计算,特别是对于旋转元件的情况。

BOM表数据结构

BOM表采用分离式设计,将显示信息与绘图信息解耦:

  • 元件结构体包含绘图所需信息
  • BOM结构体专用于表格渲染

字段值采用独立数组存储而非直接嵌入BOM行,主要考虑分组显示时可能出现同一行元件具有不同属性值的情况,此时单元格需要显示逗号分隔的多个值。

实际集成经验

在实际集成到LibrePCB的过程中,通过Rust语言重新实现了HTML生成逻辑,形成了独立的处理库。这种实现方式既保持了原有功能特性,又确保了与目标平台的深度整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的数据格式设计充分考虑了扩展性和兼容性,使得不同EDA工具可以基于自身数据结构生成兼容格式,而不必受限于特定工具的实现细节。这种设计哲学值得其他EDA工具开发者借鉴。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