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ornjot几何系统重构:从冗余定义到清晰架构

Fornjot几何系统重构:从冗余定义到清晰架构

2025-07-03 09:11:13作者:董宙帆

在CAD建模领域,几何定义的精简性和一致性是系统设计的关键挑战。Fornjot项目近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架构调整,将几何定义从分散的拓扑结构中抽离,集中到Surface(曲面)、Curve(曲线)和Vertex(顶点)三个核心元素上。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冗余问题,更为后续功能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有架构的问题

在旧版设计中,几何定义存在明显的逻辑混乱:

  • 曲线几何(path属性)本应属于Curve对象,却被定义在HalfEdge(半边)结构中
  • 顶点位置(boundary属性)本应属于Vertex对象,同样被定义在HalfEdge中

这种设计源于技术限制:顶点可能存在于多条曲线上,曲线可能位于多个曲面中。在缺乏坐标转换工具的情况下,直接在Vertex和Curve中存储冗余定义会导致对象图过度复杂。HalfEdge作为特定曲线和曲面的局部引用,成为了临时解决方案的承载者。

重构的技术突破

随着几何层与拓扑对象图的分离,项目团队抓住了重构的黄金时机。重构工作分为两个关键阶段:

  1. 曲线几何迁移

    • 创建新的CurveGeom结构体
    • 将SurfacePath从HalfEdgeGeom迁移至CurveGeom
    • 引入特殊Surface表示纯2D空间,消除"无曲面"的特殊情况处理
  2. 顶点几何迁移

    • 创建VertexGeom结构体
    • 将CurveBoundary从HalfEdgeGeom迁移至VertexGeom
    • 处理顶点在多曲线环境中的一致性挑战

解决的核心技术难题

在重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一个关键矛盾:圆柱体侧壁在2D和3D视图下的几何表现不一致问题。经过深入分析,最终采用"禁止面和半边自接触"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圆拆分为两个半边来保持几何一致性。

架构改进的价值

  1. 逻辑清晰化

    • 几何定义回归到最符合直觉的位置
    • 冗余定义显式化,便于后续优化
  2. 扩展性增强

    • 为坐标转换功能铺平道路
    • 支持未来实现切片等高级功能
  3. 性能优化空间

    • 为消除冗余定义创造条件
    • 减少内存占用和计算开销

当前状态与未来方向

目前重构已全部完成,所有几何定义都集中在Surface、Curve和Vertex三个核心元素上。虽然短期内代码复杂度有所上升,但这只是向更优架构过渡的必要阶段。下一步将重点开发通用中间表示系统,最终实现:

  • 单一权威几何定义
  • 灵活的坐标空间转换
  • 更强大的建模能力

这次重构标志着Fornjot在几何处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项目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持续优化几何系统,Fornjot正朝着成为更强大、更易用的CAD工具稳步前进。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