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uBlockOrigin/uAssets项目中的弹窗广告过滤技术分析

uBlockOrigin/uAssets项目中的弹窗广告过滤技术分析

2025-06-12 11:53:28作者:羿妍玫Ivan

在视频流媒体网站nunflix.org上,用户报告了在使用MovieClub服务器时遭遇弹窗广告的问题。经过技术团队分析,发现该问题主要源于vidfast服务器端的广告注入行为。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类弹窗广告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动态脚本注入:攻击者通过注入JavaScript代码创建弹窗
  2. 域名跳转:使用随机生成的子域名进行重定向
  3. 时间延迟触发:在页面加载后延迟弹出广告窗口

针对此问题,技术专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使用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来拦截弹窗:

/^https?:\/\/(?:[a-z]{2,5}\.)?[a-z]{7,14}\.top\/[0-9A-Za-z]{10,16}\/[A-Za-z]{5}(?:\?(?:param|_)=\w+)?$/$popup,3p,match-case

这个正则表达式能够识别并拦截常见的弹窗广告域名模式。

第二种方案是通过JavaScript脚本来阻止特定行为:

vidfast.pro##+js(rmnt, script, HTMLAllCollection)
vidjoy.pro##+js(aopr, LieDetector)

其中:

  • 第一条规则阻止了通过HTMLAllCollection进行的脚本注入
  • 第二条规则使用了LieDetector方法来检测和阻止可疑行为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理解这些技术细节可能较为困难。简单来说,这些规则就像是给浏览器安装了一个"广告免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拦截那些试图弹出广告的"病毒"代码。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广告过滤技术需要持续更新,因为广告投放者会不断改变他们的策略和技术。这也是为什么uBlockOrigin/uAssets项目需要用户反馈和社区协作来保持过滤规则的有效性。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个案例展示了现代广告拦截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组合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和JavaScript拦截来应对复杂的广告注入场景。这种多层防御策略在当前的网络安全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