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zure Sentinel中Entra风险警报误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Azure Sentinel中Entra风险警报误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025-06-09 08:27:09作者:廉皓灿Ida

背景介绍

在Azure Sentinel的安全监控实践中,管理员经常会遇到Entra ID(原Azure AD)风险警报与用户实际活动时间不匹配导致的误报问题。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管理员对用户风险状态进行手动调整后,系统错误地将管理员操作识别为可疑活动。

问题现象

当管理员在Entra ID中执行以下操作时:

  • 将用户标记为安全
  • 忽略风险
  • 解除用户风险状态

系统会在SecurityAlert表中创建新记录。问题在于,这些记录的时间戳(TimeGenerated)与用户实际活动时间(StartTime/EndTime)可能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的"Correlate Unfamiliar sign-in properties & atypical travel alerts"分析规则仅基于TimeGenerated字段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实际用户活动时间,导致产生大量误报。

技术分析

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

  1. 时间戳机制差异:TimeGenerated反映的是警报生成时间,而StartTime/EndTime记录的是实际用户活动时间。当管理员对风险事件进行处理时,这两个时间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2. 警报类型识别不足:系统未能有效区分由用户活动触发的原始警报和由管理员操作产生的后续处理记录。

  3. 规则逻辑局限性:现有分析规则仅简单比较TimeGenerated字段,缺乏对警报上下文和类型的深入分析。

解决方案

经过技术团队研究,提出了以下优化方案:

  1. 增加注释字段过滤:通过检查ExtendedProperties_json.Comments字段内容,识别管理员操作记录。具体实现是在KQL查询中添加条件:
| extend Comments = tostring(ExtendedProperties_json.Comments)
| where Comments !startswith "Risk detail: Admin"
  1. 时间字段优化:建议在规则逻辑中同时考虑TimeGenerated和StartTime/EndTime字段,确保时间判断的准确性。

  2. 警报类型区分:增强规则对不同类型的Entra ID风险警报的识别能力,特别是区分自动生成警报和人工处理记录。

实施效果

该解决方案实施后,能够有效:

  • 减少因管理员操作导致的误报
  • 提高安全团队对真实威胁的响应效率
  • 优化安全运营中心(SOC)的工作流程
  • 提升整体安全监控的准确性

最佳实践建议

基于此案例,我们建议Azure Sentinel用户:

  1. 定期审查和优化分析规则,特别是涉及时间敏感型检测的场景
  2. 在自定义规则时,充分考虑各种操作场景可能产生的影响
  3. 利用ExtendedProperties等扩展字段获取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
  4. 建立规则测试和验证流程,确保变更不会引入新的问题

总结

Azure Sentinel作为企业级SIEM解决方案,其分析规则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安全运营效率。通过对此类误报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不仅提升了特定场景下的检测准确性,也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模式。安全团队应当持续关注检测逻辑的优化,平衡检测覆盖率和误报率的平衡。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