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ansui 字体项目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Iansui 字体项目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2025-07-08 19:46:29作者:俞予舒Fleming

项目背景

Iansui 是一个开源字体项目,采用现代字体开发工具链进行构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几个关键技术挑战,主要集中在字体构建流程和源文件格式处理方面。

源文件格式的选择与转换

项目最初使用 UFO (Unified Font Object) 格式作为中间交换格式进行开发。然而根据 Google Fonts 的要求,字体项目需要提供"真实源文件"——即实际进行字体设计工作的原始格式。

经过讨论,团队确认了 .glyphspackage 格式作为项目的真实源文件。这种格式相比单个 .glyphs 文件更适合版本控制系统管理,因为它将不同组件分散存储,便于跟踪变更历史。

构建系统的优化

项目采用了两种构建方案进行对比:

  1. 基于 makefile 的方案:通过定义规则来自动化构建流程
  2. 基于 build.sh 脚本的方案:使用 shell 脚本控制构建过程

经过评估,团队最终选择了 makefile 方案,因其提供了更清晰的依赖关系定义和更高效的增量构建能力。

智能组件与转角组件的技术挑战

在处理 .glyphspackage 源文件时,团队遇到了两个主要技术难题:

智能组件问题

项目中使用的线程(thread)智能组件采用了特殊实现方式:

  • 没有在设计空间的极端位置设置主控点
  • 使用了中间层而非标准的主控点定义
  • 实际应用中超出了定义的主控空间范围

这种实现方式导致 fontmake 工具链无法正确解析组件关系。解决方案是重新实现智能组件系统,采用更标准的做法:

  1. 在主控空间的极端位置定义主控点
  2. 简化组件结构
  3. 确保所有变化都在定义的设计空间内

转角组件问题

glyphsLibfontmake 对转角组件的支持存在限制:

  1. 某些特定位置的转角组件无法处理
  2. 部分转角组件包含多余控制点导致解析失败
  3. 工具链对偏移插入笔画(offset instrokes)的支持不完善

临时解决方案包括:

  • 手动分解有问题的转角组件
  • 移除并重新应用问题转角以消除多余控制点
  • 清理字体信息面板中的残留过滤器和指令

构建流程的最终实现

经过多次调整,项目建立了稳定的构建流程:

  1. 使用 .glyphspackage 作为主要源文件
  2. 通过 fontmake 工具链直接构建字体
  3. 配置 config.yaml 文件控制构建参数
  4. 使用 makefile 管理整个构建过程

经验总结

Iansui 项目的开发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在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工具链的限制
  • 复杂组件的实现需要遵循工具链的最佳实践
  • 源文件管理策略对协作开发至关重要
  • 构建系统的选择直接影响开发效率

这些经验对其他字体项目也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组件和跨平台协作方面。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