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lassiq量子计算项目:基于概率虚时间演化的最优调度实现

Classiq量子计算项目:基于概率虚时间演化的最优调度实现

2025-07-07 18:55:50作者:沈韬淼Beryl

量子计算领域中的虚时间演化方法是一种寻找量子系统基态的有效技术。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Classiq量子计算平台上实现概率虚时间演化(PITE)算法,并比较两种不同时间离散化调度方案的性能表现。

理论基础与算法背景

虚时间演化是量子计算中用于寻找哈密顿量基态的重要方法。与传统实时间演化不同,虚时间演化通过引入虚数时间参数,使得高能态分量随时间呈指数衰减,最终收敛到基态。

概率虚时间演化(PITE)算法由Taichi Kosugi等人提出,通过量子计算机实现虚时间演化过程。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虚时间演化操作分解为一系列量子门操作,利用辅助量子比特和测量来实现非幺正演化。

Hirofumi Nishi等人进一步提出了最优调度方法,改进了传统线性时间离散化的效率问题。这种方法通过优化时间步长的分配,可以在相同步数下获得更好的收敛效果。

实现目标与方法

我们选择实现一个N量子比特的Ising模型哈密顿量:

Ĥ = Σ(i≥j) h_{i,j} σ̂_z^(i)σ̂_z^(j) + Σ(i=0)^(N-1) J_i σ̂_x^(i)

其中参数设置为h_{i,j}=0.5,J_i=0.7。这个模型在量子多体系统和量子化学中具有广泛应用。

实现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 算法实现:在Classiq平台上构建PITE量子电路,实现两种时间离散化方法
  2. 资源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10个时间步长下的CX门数量
  3. 性能验证:估计哈密顿量的基态能量

技术实现细节

在Classiq平台上,我们采用以下步骤实现PITE算法:

  1. 哈密顿量编码:将Ising模型哈密顿量表示为泡利字符串的线性组合
  2. 时间演化操作:使用Classiq的unitary()函数或等效的哈密顿量模拟方法实现时间演化
  3. 辅助量子比特管理:设计适当的辅助量子比特测量方案实现非幺正演化
  4. 最优调度实现:根据论文提出的方法实现两种不同的时间步长分配方案

对于最优调度方法,关键在于时间步长的非线性分配。相比均匀时间步长,最优调度在演化初期采用较小步长,后期逐步增大,这种自适应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收敛速度。

性能分析与结果

通过Classiq的优化功能,我们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资源分析:

  1. CX门数量比较:最优调度方法通常需要更少的CX门即可达到相同精度
  2. 收敛速度:最优调度表现出更快的收敛特性
  3. 基态估计:成功获得了哈密顿量的最低能量本征值

实验结果表明,最优调度方法在保持算法精度的同时,显著减少了量子资源消耗。特别是在较大系统尺寸下,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应用前景与展望

这项工作的实现为量子计算中的基态求解问题提供了有效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量子化学计算:可用于分子系统基态能量的精确计算
  2. 材料模拟:适用于复杂量子多体系统的研究
  3. 优化问题:可将组合优化问题映射为基态求解问题

未来工作可以进一步探索:

  • 更大规模系统的实现
  • 与其他量子算法的结合
  • 误差缓解技术的应用

通过Classiq平台的高级抽象和优化功能,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一复杂的量子算法,为量子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