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eloTTS 中文英文混合语音模型的训练与优化实践

MeloTTS 中文英文混合语音模型的训练与优化实践

2025-06-04 15:56:49作者:傅爽业Veleda

MeloTTS 作为一个开源的文本转语音(TTS)系统,支持多种语言的语音合成,其中中文英文混合语音(ZH_MIX_EN)模型因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需求而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训练一个同时具备中文和英文语音合成能力的 MeloTTS 模型,并分享在实际部署中的优化经验。

训练数据准备

训练一个高质量的 ZH_MIX_EN 模型,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数据集。根据实践经验,建议中文音频数据量在30小时左右,英文音频数据量在4小时左右,这样的比例能够保证模型在两种语言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数据集的 metadata.list 文件格式如下:

data/example/wavs/018.wav|ZH-default|EN|What do you think are some current fashion trends that are popular right now?
data/example/wavs/019.wav|ZH-default|EN|There are so many trends happening right now, it's hard to keep track of them all!
data/example/wavs/020.wav|ZH-default|ZH|鄂豫鲁皖苏局地大暴雨。
data/example/wavs/021.wav|ZH-default|ZH|以下为薛蛮子观点摘要。

关键点在于语言标识使用"ZH_MIX_EN"而非单独的"ZH"或"EN",这是实现双语混合合成的关键。

模型训练配置

训练过程中,config.json 文件的配置对模型性能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参数的经验值:

  • 训练轮数(epochs): 建议250轮以上
  • 学习率(learning_rate): 0.0003
  • 批大小(batch_size): 默认值即可
  • 采样率(sampling_rate): 44100Hz(也可根据需求调整为16000Hz)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训练数据中只有一个说话人时,n_speakers参数仍需设置为256,这与模型架构设计有关,直接设置为1会导致后续ONNX转换出现问题。

模型性能优化

训练完成后,模型文件大小通常在500MB左右,这比预训练模型的200MB要大。这是因为保存的checkpoint包含了训练状态和优化器信息。实际部署时可以只保存模型权重,将文件大小缩减到200MB左右。

在推理速度优化方面,有以下实践经验:

  1. 采样率选择:将模型从44100Hz调整为16000Hz可以显著降低推理延迟,同时保持可接受的音质
  2. ONNX转换:转换为ONNX格式后,在RTX 4090上推理时间因子(RTF)可从0.018降至0.0139
  3. 预处理优化:音频重采样会消耗较多时间,应尽量避免在推理流程中进行

模型部署实践

MeloTTS模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部署:

  1. 原生PyTorch部署:兼容性最好,但推理速度较慢
  2. ONNX Runtime部署:平衡了速度和兼容性
  3. OpenVINO部署:针对Intel硬件优化,适合CPU环境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注意ja_bert输入的处理。虽然sherpa-onnx的默认转换脚本会忽略这一输入,但实际测试表明包含ja_bert输入能显著提升合成语音的自然度,特别是在处理标点符号停顿和尾音时。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 多说话人支持:即使数据集中只有一个说话人,n_speakers也应设置为256,否则会影响ONNX转换
  2. 低资源部署:在2核4G的受限环境中,建议使用16000Hz的模型并考虑OpenVINO优化
  3. 语音自然度:确保在ONNX转换时正确处理ja_bert输入,避免合成语音中出现不自然的停顿或尾音

总结

MeloTTS的ZH_MIX_EN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通过合理的数据准备、训练配置和部署优化,可以在保持语音质量的同时实现高效的语音合成。对于需要同时支持中文和英文的场景,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优秀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硬件加速技术的发展,其实时性能还有望得到更大提升。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