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utoware城市数据集采集与处理技术实践

Autoware城市数据集采集与处理技术实践

2025-05-24 18:03:01作者:龚格成

数据集背景与目标

Autoware自动驾驶框架需要针对城市复杂场景进行算法验证和性能测试,特别是隧道和桥梁等极端环境下的定位与建图能力。为此,技术团队开展了一次专门的城市数据集采集工作,旨在为Autoware的LOAM-Based Localization功能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数据。

传感器配置方案

本次数据采集采用了专业级的传感器组合:

  • 激光雷达:Hesai Pandar XT32,这是一款32线机械式激光雷达,具有360°水平视场角和40°垂直视场角
  • 组合导航系统:Applanix POS LVX GNSS/INS,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和稳定的姿态测量

传感器间通过PPS脉冲信号和GPRMC时间信息进行硬件级时间同步,确保数据的时间一致性。激光雷达采用Strongest回波模式工作,优先记录最强反射信号。

数据采集路线规划

采集路线经过精心设计,覆盖了典型的城市复杂场景:

  1. 长距离隧道场景:测试GNSS信号完全缺失环境下的定位能力
  2. 大型桥梁场景:评估高度变化和开阔水域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
  3. 城市道路混合场景:包含常规道路、交叉路口等典型城市元素

数据处理流程

原始数据格式

  • 激光雷达数据:PCAP格式原始数据包,包含点云信息和时间同步标记
  • GNSS/INS数据:T04格式原始数据及处理后的文本格式,包含位置、姿态和速度信息
  • ROS2数据包:包含传感器原始话题和预处理数据

坐标系统说明

  • GNSS/INS采用NED(北-东-地)坐标系
  • 激光雷达坐标系定义:X轴向后,Y轴向右,Z轴向上
  • 传感器间标定参数精确测量,包含位置偏移和姿态旋转

点云生成技术

使用LOAM算法框架进行点云建图,处理流程包括:

  1. 点云特征提取:分离角点和平面点特征
  2. 运动补偿:补偿车辆运动造成的点云畸变
  3. 地图优化:结合GNSS/INS信息进行全局优化
  4. 降采样处理:采用0.2米体素网格进行点云精简

数据集技术特点

  1. 多场景覆盖:完整包含城市典型复杂场景
  2. 时间同步精度:硬件级同步确保数据时间一致性
  3. 数据完整性:提供原始数据和处理后数据
  4. 坐标系明确:所有传感器坐标系关系清晰定义
  5. 动态物体标记:原始数据中包含动态物体信息

应用价值

该数据集特别适用于以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 无GNSS环境下的定位算法测试
  • 激光雷达建图算法评估
  •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验证
  • 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鲁棒性测试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团队遇到了若干技术挑战:

  1. 时间同步问题:初期数据存在微小时间偏差,通过优化硬件连接和增加时间校验标记解决
  2. 动态物体干扰:采用基于运动一致性的滤波算法减少动态物体对地图的影响
  3. 大场景建图:使用MGRS投影坐标系处理大范围场景,避免坐标溢出
  4. 传感器标定:通过多位置观测和优化算法提高标定精度

数据集使用建议

对于希望使用该数据集的研究人员,建议:

  1. 首先了解各传感器的坐标系定义
  2. 注意GNSS/INS数据的后处理特性
  3. 对于定位测试,建议从部分场景开始逐步扩展到完整路线
  4. 可利用提供的不同特征点云进行算法针对性测试

该数据集的建立为Autoware框架的城市自动驾驶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测试基础,特别是为隧道、桥梁等复杂场景下的定位算法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真实数据支持。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