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Flesh项目:从CAD模型到柔性传感器的完整制造指南

eFlesh项目:从CAD模型到柔性传感器的完整制造指南

2025-06-24 16:45:55作者:钟日瑜

项目概述

eFlesh是一个创新的柔性传感器项目,它通过将CAD模型转换为具有特定微结构的3D打印件,最终形成能够感知压力或形变的柔性传感器。本文将详细介绍从CAD模型到最终成品的完整制造流程,包含四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生成晶格结构

核心概念

晶格结构是eFlesh传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传感器的机械特性和响应行为。通过调整晶格参数,可以定制传感器的刚度和灵敏度。

操作步骤

  1. 准备输入文件:支持.obj或.stl格式的3D模型文件
  2. 参数配置:
    • cell_size:控制晶格单元的大小,影响传感器分辨率和打印难度
    • 杨氏模量E:决定材料的表观刚度,可根据应用场景调整
  3. 分层控制:通过def young函数中的k参数实现不同深度的刚度变化

技术要点

  • 底层(k=0)通常设计为较硬的结构以提供支撑
  • 上层可设计为较软的结构以提高灵敏度
  • 晶格转换过程保留了原始模型的整体形状,但内部变为多孔结构

第二阶段:添加磁铁袋

方案一:Blender方案

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的高级用户

  1. 脚本参数说明:

    • input_path:上阶段生成的晶格文件
    • output_path:输出文件路径
    • list_of_magnets:磁铁参数数组,每个元素包含:
      • 直径(mm)
      • 厚度(mm)
      • 三维中心坐标
  2. 执行方式:

Blender -b -P create_pouch.py

方案二:TinkerCAD方案

适合不熟悉专业软件的用户

  1. 准备工作:

    • 确保三角面片数<300,000(可使用网格简化工具)
    • 复制提供的参考工作平面
  2. 操作流程:

    • 导入晶格模型
    • 从模板复制磁铁袋
    • 精确定位后组合所有几何体

设计建议

  • 磁铁袋应采用压配设计确保牢固固定
  • 考虑磁场方向一致性
  • 分布密度影响传感器空间分辨率

第三阶段:添加霍尔传感器槽

关键要求

  • 必须使用刚性材料(PLA/ABS)或高填充率区域(TPU 90-100%)
  • 绝对避免设置在晶格区域

方案比较

方案 适用场景 注意事项
OnShape 精确设计 提供标准PCB草图参考
TinkerCAD 快速原型 使用布尔运算创建负空间

设计规范

  1. 尺寸匹配所用霍尔传感器PCB
  2. 确保足够的结构支撑
  3. 考虑走线通道

第四阶段:3D打印工艺

推荐配置

  • 打印机:Bambu X1C(0.4mm喷嘴)
  • 材料:Polymaker 95A TPU(蓝色)
  • 切片软件:OrcaSlicer

关键参数

  1. 温度设置:

    • 喷嘴:220-230°C
    • 热床:50-60°C
  2. 打印速度:

    • 外层:20-30mm/s
    • 填充:40-50mm/s
  3. 回抽设置:特别优化以减少TPU拉丝

特殊工艺:磁铁植入

  1. 定位磁铁袋所在层
  2. 设置打印暂停点(磁铁袋完成前一层的层高)
  3. 暂停时植入磁铁并确保方向正确
  4. 恢复打印完成封装

支撑策略

  • 晶格区域:无需支撑
  • 传感器槽区域:必要时使用手动支撑
  • 支撑密度:15-20%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 模型过大处理:

    • 使用网格简化工具
    • 分部件打印后组装
  2. TPU打印问题:

    • 拉丝:增加回抽距离,降低温度
    • 层间粘接不良:提高温度,降低冷却风扇速度
  3. 磁铁定位不准:

    • 打印前验证暂停层位置
    • 使用定位夹具辅助放置

应用建议

  1. 医疗领域:降低晶格密度提高柔顺性
  2. 工业检测:增加晶格密度提高耐久性
  3. 机器人:优化磁铁分布模式匹配预期载荷

通过本指南,开发者可以完整掌握eFlesh柔性传感器的制造流程,并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调整各阶段参数,实现性能定制化的柔性传感解决方案。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