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yBatis-Plus逻辑删除中使用SQL函数的注意事项

MyBatis-Plus逻辑删除中使用SQL函数的注意事项

2025-05-13 23:40:52作者:裘旻烁

MyBatis-Plus作为一款优秀的ORM框架,提供了便捷的逻辑删除功能。在实际开发中,很多开发者希望在逻辑删除时记录删除时间,但如果不了解框架的实现机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问题现象

当开发者配置逻辑删除字段为deleteTime,并希望使用MySQL的UNIX_TIMESTAMP()函数记录删除时间戳时,可能会发现框架并没有按预期执行SQL函数,而是将函数名作为字符串直接插入到数据库中。这会导致类似"Data truncation: Incorrect integer value"的错误。

原因分析

MyBatis-Plus的逻辑删除功能实现机制如下:

  1. 框架在处理逻辑删除时,会直接将配置的logic-delete-value值作为字面量处理
  2. 不会自动识别该值是否为数据库函数
  3. 最终生成的SQL语句中,该值会被当作普通字符串处理
  4. 是否添加引号取决于实体类中对应字段的数据类型

解决方案

针对需要在逻辑删除时记录时间戳的场景,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使用Java生成时间戳

  1. logic-delete-value配置为#{T(java.lang.System).currentTimeMillis()/1000}
  2. 实体类中deleteTime字段使用Long类型
  3. 这种方式在应用层生成时间戳,不依赖数据库函数

方案二:自定义SQL注入器

  1. 实现自定义的LogicSqlInjector
  2. 重写逻辑删除的SQL生成逻辑
  3. 在自定义逻辑中处理数据库函数调用

方案三:使用MyBatis-Plus的自动填充功能

  1. 配置@TableField(fill = FieldFill.UPDATE)注解
  2. 实现MetaObjectHandler接口
  3. updateFill方法中设置当前时间戳

最佳实践

对于大多数场景,推荐使用方案一,原因如下:

  1. 实现简单,无需额外编码
  2. 不依赖特定数据库的函数
  3. 时间戳生成在应用层,便于统一管理
  4. 性能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总结

MyBatis-Plus的逻辑删除功能虽然强大,但在使用数据库函数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实现机制。开发者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案,避免直接将SQL函数名作为字符串值配置。理解框架的底层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其功能,构建健壮的应用程序。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