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astMCP与FastAPI集成方案解析:如何实现双协议兼容

FastMCP与FastAPI集成方案解析:如何实现双协议兼容

2025-05-30 17:33:55作者:尤峻淳Whitney

背景介绍

FastMCP是一个基于SSE(Server-Sent Events)协议的Python框架,而FastAPI则是现代Python Web框架的代表。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经常需要同时支持传统HTTP请求和SSE协议,这就引出了FastMCP与FastAPI集成的问题。

核心问题

FastMCP默认会将FastAPI应用转换为纯MCP服务器,不再暴露原始的HTTP端点。这意味着:

  1. 原有FastAPI路由无法通过标准HTTP访问
  2. 需要健康检查等标准HTTP接口的场景无法满足
  3. 客户端必须使用MCP协议才能与服务器交互

解决方案比较

方案一:双服务器并行运行

通过同时启动FastAPI服务器和FastMCP服务器:

async def main():
    mcp_server = mcp.run_sse_async(host="0.0.0.0", port=8000)
    http_server = asyncio.create_task(
        asyncio.to_thread(uvicorn.run, app, host="0.0.0.0", port=8001)
    )
    await asyncio.gather(mcp_server, http_server)

优点

  • 实现简单直接
  • 两套协议完全独立

缺点

  • 需要管理多个端口
  • 资源消耗较大
  • 不适合Kubernetes等需要单端口健康检查的场景

方案二:应用挂载模式

将FastMCP作为子应用挂载到FastAPI主应用中:

app = FastAPI()
mcp = FastMCP("MAIN")
app.mount("/mcp", mcp.sse_app())

优点

  • 单端口同时支持两种协议
  • 符合常规Web应用部署模式
  • 易于添加健康检查等标准HTTP端点

缺点

  • 需要手动管理路由前缀
  • 部分高级功能可能需要额外配置

方案三:混合路由配置

在FastAPI中显式定义所有路由,包括MCP端点:

app = FastAPI(routes=[
    APIRoute('/', endpoints.index),
    Mount('/api', endpoints.api_router),
    Mount('/mcp', app=mcp.sse_app()),
])

优点

  • 路由配置清晰明确
  • 灵活性最高
  • 便于添加中间件等全局组件

缺点

  • 配置相对复杂
  • 需要手动处理路由冲突

最佳实践建议

对于大多数生产环境,推荐采用方案二的挂载模式,原因如下:

  1. Kubernetes兼容性:单端口设计完美适配Kubernetes的健康检查机制
  2. 资源效率:单进程处理所有请求,资源利用率高
  3. 维护简便:路由结构清晰,易于扩展和维护

示例实现: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from fastmcp import FastMCP
import uvicorn

app = FastAPI()
mcp = FastMCP("MainServer")

# 标准HTTP端点
@app.get("/health")
async def health_check():
    return {"status": "healthy"}

# MCP工具端点
@mcp.tool()
@app.post("/api/items")
async def create_item(item: Item):
    return process_item(item)

# 挂载MCP SSE端点
app.mount("/mcp", mcp.sse_app())

if __name__ == "__main__":
    uvicorn.run(app, host="0.0.0.0", port=8000)

高级技巧

  1. 路由隔离:为MCP端点设置专用前缀(如/mcp)避免冲突
  2. 中间件共享:在根应用添加的中间件会自动应用到挂载的子应用
  3. 生命周期管理:利用FastAPI的lifespan事件统一管理资源
  4. 协议自动检测:根据请求头自动路由到合适的处理逻辑

性能考量

  1. 连接复用:SSE长连接与HTTP短连接并存时的连接池优化
  2. 负载均衡:在Kubernetes中合理配置readiness/liveness探针
  3. 资源限制:为SSE连接设置合理的超时和最大连接数

总结

FastMCP与FastAPI的集成提供了传统HTTP和现代SSE协议的双重支持。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两种协议的优势,构建出既兼容现有HTTP生态,又能提供实时能力的高效Web服务。挂载模式以其简洁性和生产环境适用性成为推荐方案,特别适合需要部署在Kubernetes等容器化环境中的场景。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