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iKit面板化功能中关于内部边缘切割的注意事项

KiKit面板化功能中关于内部边缘切割的注意事项

2025-07-10 17:19:10作者:秋阔奎Evelyn

在使用KiKit进行PCB面板化设计时,内部边缘切割的处理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技术细节。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面板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用户在使用KiKit 1.5.1版本配合KiCAD 8.0.2进行面板化设计时,发现内部边缘切割出现了异常。具体表现为:原本设计良好的内部边缘在面板化后出现了不期望的圆角效果。

技术分析

经过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与KiKit的millradius参数设置密切相关。在PCB制造过程中,铣刀半径是一个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边缘切割的形状和精度。

铣刀半径与设计匹配原则

  1. 设计尺寸匹配:在用户案例中,PCB设计使用了半径为0.5mm的圆弧形成"狗骨头"形状的连接点。当用户设置millradius为1mm时,铣刀半径(1mm)大于设计圆弧半径(0.5mm),导致铣刀无法正确切割这些细小特征。

  2. KiKit的行为变化:虽然用户反映之前版本表现不同,但技术分析表明当前版本的行为是正确的。如果之前版本允许铣刀半径大于设计特征,那实际上是一个需要修复的bug,因为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解决方案

针对这类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设置铣刀半径:确保millradius参数值不大于设计中最小特征的半径。对于0.5mm的设计特征,铣刀半径应≤0.5mm。

  2. 设计审查:在进行面板化前,检查PCB设计中所有内部连接点的尺寸,确保它们能够适应预期的铣刀尺寸。

  3. 版本兼容性检查:当KiKit版本升级后,重新验证关键参数的表现,特别是与物理制造相关的参数。

最佳实践

  1. 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制造工艺限制,特别是连接点的形状和尺寸。

  2. 与PCB制造商沟通,了解他们实际使用的铣刀尺寸范围,确保设计与制造能力匹配。

  3. 对于复杂的内部切割设计,可以考虑在面板化前进行小批量测试验证。

通过理解这些技术细节和遵循最佳实践,设计师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确保面板化过程顺利进行,最终获得符合预期的PCB面板。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