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iKit面板化工具中V-cut线生成问题的技术解析

KiKit面板化工具中V-cut线生成问题的技术解析

2025-07-10 02:13:10作者:俞予舒Fleming

问题现象

在使用KiKit工具进行PCB面板化设计时,用户发现生成的2x2面板在顶部和底部出现了重复的V-cut线。这些额外的切割线与正确位置的切割线存在0.28mm的偏移,其中正确的切割线位于标签内侧0.28mm处,而多余的切割线则正好位于板边。

问题根源分析

经过技术分析,这个问题源于KiKit配置文件中同时启用了两个切割功能:

  1. 板间V-cut切割:通过cuts配置项设置,偏移量为-0.28mm
  2. 框架切割:通过framing配置项中的cuts参数设置为"h"(水平切割)

当这两个切割功能同时启用时,KiKit会分别执行两种切割操作,导致在相同位置生成两条切割线。这种设计在V-cut切割场景下会产生冗余切割线,因为板间切割已经能够满足分离需求。

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采用以下配置方案:

  1. 禁用框架切割:在V-cut切割场景下,框架切割是多余的,可以直接在配置文件中移除framing部分中的cuts参数
  2. 单独使用板间切割:保留cuts配置项,确保V-cut偏移量设置正确

配置优化建议

对于V-cut切割场景,推荐的优化配置如下:

"framing": {
    "type": "frame",
    "width": "270mil",
    "mintotalwidth": "72mm",
    "mintotalheight": "72mm",
    "fillet": "0.5mm",
    "space": "100mil"
},
"cuts": {
    "type": "vcuts",
    "clearance": "0.56mm",
    "cutcurves": "false",
    "offset": "-0.28mm"
}

技术原理深入

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KiKit处理不同切割方式的逻辑差异:

  1. 板间切割:针对PCB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切割,偏移量可以精确控制
  2. 框架切割:主要用于面板外框的切割,在V-cut场景下会产生冲突

当使用V-cut技术时,板间切割已经能够完整实现分离功能,额外添加框架切割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导致视觉混淆和可能的制造问题。

最佳实践建议

  1. 根据实际切割技术选择配置:V-cut和铣削切割需要不同的配置策略
  2. 保持配置简洁:避免同时启用功能重叠的切割选项
  3. 制造前验证:在提交生产前,仔细检查生成的Gerber文件,确认切割线位置符合预期

通过理解KiKit的切割逻辑和合理配置参数,可以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确保面板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制造可靠性。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