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gRx Signals 中引入 `watch` 函数的技术探讨

NgRx Signals 中引入 `watch` 函数的技术探讨

2025-05-28 15:57:03作者:谭伦延

在 Angular 生态系统中,响应式编程一直是核心话题。随着 Angular 16 引入 Signals 作为响应式原语,开发者们开始探索如何更优雅地处理状态变化和副作用。NgRx 团队近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技术讨论:在 @ngrx/signals 包中引入 watch 函数,作为对 Angular 原生 effect 的补充方案。

背景:Angular 的 effect 机制

Angular 提供了 effect 函数来处理信号变化的副作用。其核心特点是自动依赖追踪——任何在 effect 回调中同步读取的信号都会自动成为依赖项,当这些信号变化时,effect 会重新执行。

const count = signal(0);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value', count());
});

这种隐式依赖追踪虽然强大,但在实际开发中却存在几个显著问题:

  1. 异步依赖丢失:如果在异步操作中读取信号值,依赖关系不会被自动追踪
  2. 依赖排除困难:需要使用 untracked 函数来避免不必要的依赖
  3. 隐式依赖陷阱:任何同步调用的函数中读取的信号都会成为依赖

watch 函数的设计理念

watch 函数的核心思想是显式依赖声明。开发者需要明确指定要监听的信号,回调函数不在响应式上下文中执行,从而避免了隐式依赖的问题。

基本用法:

const count = signal(0);

watch(count, (value) => {
  console.log('count value', value);
});

多信号监听:

const count1 = signal(10);
const count2 = signal(100);

watch(count1, count2, (val1, val2) => {
  console.log(val1 + val2);
});

清理机制:

watch(count, ()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count());
  return () => console.log('cleanup');
});

技术对比:effect vs watch

特性 effect watch
依赖追踪方式 隐式自动追踪 显式声明
响应式上下文 在响应式上下文中执行 在普通上下文中执行
异步依赖处理 需要同步读取信号 无此限制
排除依赖 需要使用 untracked 自动排除未声明的信号
代码可预测性 较低(依赖隐式追踪) 较高(依赖显式声明)

设计讨论与社区观点

这一技术讨论引发了 Angular 社区的广泛关注,主要观点分为两派:

支持方认为

  • 显式声明使代码更可预测和可维护
  • 解决了 effect 的隐式依赖陷阱问题
  • 与其他框架(如 Vue、SolidJS)的设计一致

反对方担忧

  • 增加 API 复杂度,可能造成选择困难
  • 显式声明会增加样板代码
  • 可能被滥用,导致不良实践
  • 核心问题应该是减少副作用的使用

实际应用场景分析

  1. UI 状态同步:当需要将信号状态同步到非响应式UI库时,watch 的显式声明更安全

  2. 性能敏感操作:对于只在特定信号变化时才需要执行的昂贵操作,watch 能精确控制

  3. 第三方集成:与非 Signals 系统集成时,显式依赖更可靠

  4. 组合式工具函数:构建可复用的工具函数时,避免隐式依赖更可控

最佳实践建议

  1. 优先选择:简单场景用 effect,复杂依赖用 watch
  2. 副作用最小化:无论哪种方式,都应保持副作用精简
  3. 组合使用:可以将 watchcomputed 结合使用
  4. 明确边界:在组件与服务间建立清晰的响应式边界

未来展望

这一讨论反映了响应式编程领域的一个永恒课题:如何在便利性与可控性之间找到平衡。无论 watch 是否最终被纳入 NgRx,它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每一位 Angular 开发者思考:

  • 我们如何更好地管理响应式依赖?
  • 如何在框架提供的便利性与代码的可维护性之间取得平衡?
  • 什么样的API设计最能引导开发者走向最佳实践?

这些问题的探索将继续推动 Angular 响应式编程模型的进化。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