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iKV 存储引擎优化:改进清理机制降低扩缩容对尾部延迟的影响

TiKV 存储引擎优化:改进清理机制降低扩缩容对尾部延迟的影响

2025-05-14 21:20:20作者:凤尚柏Louis

背景介绍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存储节点的扩缩容是常见的运维操作。作为 TiDB 的底层存储引擎,TiKV 需要确保在扩缩容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特别是对尾部延迟(Tail Latency)的影响要尽可能小。尾部延迟指的是系统中最慢的那部分请求的延迟,对用户体验和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

问题分析

在 TiKV 当前的实现中,扩缩容操作会触发两个可能影响性能的关键行为:

  1. 区域再平衡过程中的数据清理:当集群进行区域(Region)再平衡时,系统会清理不再属于当前节点的数据范围(stale ranges)。当前实现使用 ingest 操作来完成这一过程,这种操作虽然高效,但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冲击。

  2. 缩容节点的数据清理:在节点下线(scale-in)过程中,系统会主动清理即将离线节点的数据。实际上,这些数据在节点最终离线时会自动被清理,提前清理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开销。

这两种行为都会在扩缩容期间引入额外的 I/O 负载和 CPU 消耗,进而影响系统的尾部延迟表现。

优化方案

1. 区域再平衡清理机制优化

在区域再平衡过程中,我们将弃用 ingest 操作来清理 stale ranges。Ingest 操作虽然能快速完成数据清理,但其实现方式会:

  • 产生大量的后台 I/O 操作
  • 占用宝贵的磁盘带宽
  • 与前台业务 I/O 产生竞争

替代方案将采用更温和的清理策略,通过后台任务逐步清理不再需要的数据范围,避免短时间内产生大量 I/O 压力。这种渐进式的清理方式虽然完成时间稍长,但对业务性能的影响显著降低。

2. 缩容节点数据清理优化

对于即将下线的节点,我们将不再主动清理其数据,而是:

  • 标记节点为下线状态
  • 停止向该节点写入新数据
  • 等待节点自然下线时自动清理数据

这种优化基于以下观察:

  • 下线节点的数据最终会被系统自动回收
  • 主动清理不仅不必要,还会在关键时期增加系统负担
  • 保留数据直到最后一刻可以避免重复的数据迁移操作

实现细节

在技术实现层面,这些优化需要:

  1. 修改区域调度器逻辑:调整 Region Scheduler 的行为,使其在平衡区域时不触发 ingest 操作。

  2. 改进节点下线流程:重构节点下线状态机,移除主动清理数据的步骤,同时确保系统能正确处理节点最终离线的各种情况。

  3. 增强监控指标:添加专门的监控指标来跟踪清理操作的进度和资源消耗,便于运维人员评估优化效果。

预期收益

实施这些优化后,TiKV 集群在扩缩容期间将表现出:

  • 更稳定的尾部延迟性能
  • 更平滑的资源使用曲线
  • 更短的性能恢复时间
  • 更可预测的系统行为

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数据库在扩缩容期间能保持更稳定的响应时间,业务受到的影响将显著降低。

总结

通过优化 TiKV 在扩缩容期间的数据清理机制,我们能够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运维操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种优化特别适合对延迟敏感的生产环境,是提升 TiDB 整体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改进。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