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qlite 项目教程

rqlite 项目教程

2024-09-20 00:20:25作者:冯爽妲Honey

1. 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rqlite 项目的目录结构如下:

rqlite/
├── auth/
├── auto/
├── aws/
├── cluster/
├── cmd/
├── command/
├── db/
├── disco/
├── extensions/
├── http/
├── log/
├── progress/
├── queue/
├── random/
├── rarchive/
├── rsum/
├── rsync/
├── rtls/
├── scripts/
├── snapshot/
├── store/
├── system_test/
├── tcp/
├── testdata/
├── .gitignore
├── CHANGELOG.md
├── CONTRIBUTING.md
├── Dockerfile
├── LICENSE
├── README.md
├── Vagrantfile
├── appveyor.yml
├── doc.go
├── docker-entrypoint.sh
├── go.mod
├── go.sum
└── vagrant_setup.sh

目录介绍

  • auth/: 包含与认证相关的代码。
  • auto/: 自动化的相关代码。
  • aws/: 与 AWS 相关的代码。
  • cluster/: 集群管理的相关代码。
  • cmd/: 命令行工具的代码。
  • command/: 命令处理的相关代码。
  • db/: 数据库操作的相关代码。
  • disco/: 服务发现的相关代码。
  • extensions/: 扩展功能的相关代码。
  • http/: HTTP 接口的相关代码。
  • log/: 日志处理的相关代码。
  • progress/: 进度管理的相关代码。
  • queue/: 队列处理的相关代码。
  • random/: 随机数生成的相关代码。
  • rarchive/: 归档处理的相关代码。
  • rsum/: 数据摘要处理的相关代码。
  • rsync/: 同步处理的相关代码。
  • rtls/: 时间同步的相关代码。
  • scripts/: 脚本文件。
  • snapshot/: 快照处理的相关代码。
  • store/: 数据存储的相关代码。
  • system_test/: 系统测试的相关代码。
  • tcp/: TCP 通信的相关代码。
  • testdata/: 测试数据。
  • .gitignore: Git 忽略文件。
  • CHANGELOG.md: 项目变更日志。
  • CONTRIBUTING.md: 贡献指南。
  • Dockerfile: Docker 构建文件。
  • LICENSE: 项目许可证。
  • README.md: 项目介绍文档。
  • Vagrantfile: Vagrant 配置文件。
  • appveyor.yml: AppVeyor 配置文件。
  • doc.go: 文档生成文件。
  • docker-entrypoint.sh: Docker 入口脚本。
  • go.mod: Go 模块文件。
  • go.sum: Go 模块依赖校验文件。
  • vagrant_setup.sh: Vagrant 设置脚本。

2. 项目启动文件介绍

rqlite 项目的启动文件主要位于 cmd/ 目录下。以下是主要的启动文件:

  • cmd/rqlite/main.go: 这是 rqlite 的主启动文件,包含了程序的入口点。它负责初始化配置、启动 HTTP 和 Raft 服务等。

启动流程

  1. 初始化配置: 从命令行参数或配置文件中读取配置。
  2. 启动 HTTP 服务: 启动 HTTP 服务器,提供 API 接口。
  3. 启动 Raft 服务: 启动 Raft 服务,用于实现分布式一致性。
  4. 加载数据: 从本地或远程节点加载数据。
  5. 运行主循环: 进入主循环,处理请求和事件。

3. 项目配置文件介绍

rqlite 项目没有传统的配置文件,大部分配置通过命令行参数进行设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置参数:

  • -http-addr: 设置 HTTP 服务的监听地址。
  • -raft-addr: 设置 Raft 服务的监听地址。
  • -join: 加入现有集群的地址。
  • -on-disk: 使用基于文件的 SQLite 数据库,而不是内存数据库。

示例命令

rqlited -http-addr "0.0.0.0:4001" -raft-addr "0.0.0.0:4002" -join "http://10.0.21.5:4001" /web/rqlite/

配置参数说明

  • -http-addr: 指定 HTTP 服务的监听地址和端口。
  • -raft-addr: 指定 Raft 服务的监听地址和端口。
  • -join: 指定要加入的集群的地址。
  • -on-disk: 使用基于文件的 SQLite 数据库,而不是内存数据库。

通过这些配置参数,可以灵活地配置 rqlite 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部署环境。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