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VILA项目视觉编码器训练机制解析

VILA项目视觉编码器训练机制解析

2025-06-26 05:02:34作者:董宙帆

在Efficient-Large-Model/VILA项目的第三阶段训练中,视觉编码器(SigLIP)与语言模型采用了联合训练策略。根据项目技术细节披露,该阶段不仅对投影层(projector)和语言模型(LLM)进行微调,视觉编码器同样保持解冻状态参与整个指令微调过程。

对于3B参数规模的模型,项目团队选用了Princeton NLP团队开发的Sheared-LLaMA-2.7B作为基础语言模型。这种经过剪枝优化的LLaMA变体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资源需求,与视觉编码器的联合训练形成了高效的多模态学习框架。

技术实现层面,这种端到端的训练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 特征对齐更充分:视觉和语言模态在微调过程中可以动态调整表征空间
  2. 梯度传播更完整:误差信号可以从语言模型反向传播至视觉编码器
  3. 表征学习更协同:两个模态的交互信息能在训练过程中实时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训练策略虽然计算成本较高,但能显著提升模型在视觉语言任务上的zero-shot和few-shot表现。项目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学习方案,逐步调整不同组件的学习率,确保了训练过程的稳定性。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