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odeGeeX4模型在BigCodeBench基准测试中的性能复现与分析

CodeGeeX4模型在BigCodeBench基准测试中的性能复现与分析

2025-07-06 14:43:23作者:俞予舒Fleming

背景介绍

CodeGeeX4作为清华大学知识工程组(KEG)开发的大规模代码生成模型,在BigCodeBench代码生成基准测试中展现了优异的性能表现。近期有开发者尝试复现该模型在BigCodeBench上的评测结果,发现与官方报告存在细微差异,这引发了关于模型使用方式和评测设置的深入探讨。

评测结果差异分析

在初始复现过程中,开发者观察到两个关键指标:

  • Complete模式得分:49.0(与官方48.9接近)
  • Instruct模式得分:38.9(低于官方40.4)

经过与开发团队的沟通,发现差异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

  1. 提示模板差异:CodeGeeX4默认使用中文系统提示词,而初始复现可能使用了英文模板
  2. 解码策略:官方评测采用greedy解码(temperature=0),而非采样方法
  3. 提示词结构:中文提示需要在指令后添加"\n根据描述,完成代码\n"的特殊格式

技术细节解析

CodeGeeX4的对话模板采用特殊标记结构:

<|system|>
[系统提示内容]
<|user|>
[用户指令]
<|assistant|>
[模型响应]

对于BigCodeBench评测,关键的技术要点包括:

  • 系统提示:包含模型身份定义和能力描述
  • 任务指令:需要严格遵循基准测试的输入格式要求
  • 代码补全:要求模型从指定的导入语句开始完成函数实现

最佳实践建议

基于此次复现经验,我们总结出使用CodeGeeX4进行基准测试的推荐做法:

  1. 语言选择:优先使用中文系统提示词以获得最佳性能
  2. 解码设置:评测时应当使用确定性解码策略(temperature=0)
  3. 提示工程:严格遵循"根据描述,完成代码"的指令格式
  4. 环境一致性:确保评测环境与官方设置一致,包括随机种子等

结论与展望

通过细致的参数调整和提示工程,最终复现结果与官方报告仅存在0.4%的微小差异(40.0 vs 40.4),验证了CodeGeeX4模型性能的可靠性。这一案例也凸显了大型语言模型评测中细节设置的重要性,为后续的模型比较和性能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未来工作可以进一步探索:

  • 不同语言提示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机制
  • 解码策略与任务类型的适配关系
  • 更全面的鲁棒性测试方案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