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OpenROAD项目中宏单元引脚对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OpenROAD项目中宏单元引脚对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025-07-06 01:08:50作者:余洋婵Anita

问题背景

在OpenROAD项目的物理设计流程中,用户在使用全局布线(global_route)阶段遇到了一个关键错误:"No access point for ces_0_0/io_ins_left[10]"。这个问题出现在ASAP7工艺下的MockArray设计实现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两个相邻宏单元(ces_1_0和ces_0_0)的io_ins_left[10]引脚无法建立有效的访问点。

问题现象分析

从设计布局图可以观察到,这两个引脚在物理上是完全对齐的,理论上应该可以通过直接接触(abutment)实现连接。然而,全局布线工具在尝试进行引脚访问(PA, Pin Access)时却报告了错误。

进一步分析发现,问题实际上比表面现象更为复杂。不仅是通过接触连接的引脚存在问题,同一实例家族中的其他非接触连接引脚(如ces_1_7)也出现了类似的访问点问题。这表明问题根源不在于简单的接触连接,而是与引脚本身的物理特性相关。

技术深度分析

  1. 引脚访问约束问题

    • 问题引脚位于Metal2层,该层通常偏好水平布线
    • 引脚需要特定的"居中/居中东平面访问"方式
    • 设计中存在lef58RightWayOnGridOnlyConstraint约束,要求引脚必须与Metal2层的轨道对齐
  2. 物理实现矛盾

    • 该约束只允许"不关心/在轨道上"类型的访问点
    • 而实际需要的访问点类型不符合这一约束条件
    • 导致引脚访问算法无法找到有效的访问点解决方案
  3. 层次化设计影响

    • 设计使用的是层次化宏单元
    • 理论上在宏单元实现时引脚就应该已经对齐轨道
    • 实际实现中出现了偏差,导致高层集成时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

开发团队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

  1. 引脚对齐修正

    • 在宏单元布局阶段确保所有信号引脚正确对齐
    • 特别处理需要特定访问方式的引脚
  2. 错误提示改进

    • 当引脚无法对齐轨道网格时增加明确警告
    • 对于存在严格约束的情况改为报错而非警告
  3. 接触连接优化

    • 对于已通过物理接触连接的引脚,跳过不必要的引脚访问步骤
    • 使用dbNet::isConnectedByAbutment方法识别这类连接

经验总结

这个案例揭示了物理设计流程中几个关键点:

  1. 层次化设计需要保证各层次间的约束一致性
  2. 工艺约束(如LEF58规则)对设计实现有深远影响
  3. 错误信息需要足够明确以指导问题定位
  4. 宏单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高层集成的需求

通过这次问题的解决,OpenROAD项目在宏单元布局和引脚处理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为类似设计场景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