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aspberry Pi Pico SDK中flash_range_erase函数的问题分析与修复

Raspberry Pi Pico SDK中flash_range_erase函数的问题分析与修复

2025-06-15 22:53:39作者:傅爽业Veleda

问题背景

在Raspberry Pi Pico SDK 2.1.0版本中,用户在进行固件更新时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当使用flash_range_erase()函数擦除整个闪存区域时,系统会出现异常。这个问题源于SDK 2.1.0版本中引入的一个修改(#2082),该修改在flash_range_erase()函数中添加了对flash_rp2350_restore_qmi_cs1()的调用。

技术分析

问题的核心在于函数调用链的设计缺陷:

  1. flash_range_erase()调用flash_rp2350_restore_qmi_cs1()
  2. flash_rp2350_restore_qmi_cs1()调用flash_devinfo_get_cs_size()
  3. flash_devinfo_get_cs_size()调用flash_devinfo_ptr()

关键问题点在于flash_devinfo_ptr()函数没有被声明为__no_inline_not_in_flash_func,导致该函数仍然驻留在闪存中。当用户尝试擦除整个闪存区域时,系统仍在尝试执行闪存中的代码,这显然会导致不可预期的行为。

解决方案

开发团队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1. flash_devinfo_ptr()函数声明为__no_inline_not_in_flash_func,确保该函数不会驻留在闪存中
  2. 修改后的函数定义如下:
static io_rw_16 * __no_inline_not_in_flash_func(flash_devinfo_ptr)(void) {
    // 注意:查找返回一个指向ROM中32位指针字面量的指针
    io_rw_16 **p = (io_rw_16 **) rom_data_lookup_inline(ROM_DATA_FLASH_DEVINFO16_PTR);
    assert(p);
    // 函数其余部分...
}

技术启示

这个问题给我们几个重要的技术启示:

  1. 闪存操作的特殊性:在进行闪存擦除或写入操作时,必须确保执行代码不会位于即将被修改的闪存区域中。

  2. 函数属性声明的重要性:在嵌入式开发中,特别是涉及闪存操作的场景,正确使用__no_inline_not_in_flash_func等属性声明至关重要。

  3. 调用链设计:设计涉及底层硬件操作的函数调用链时,需要全面考虑每个函数的位置属性,确保整个调用路径都能在预期环境中执行。

修复影响

这个修复确保了:

  • 用户固件更新过程可以正常进行
  • 闪存擦除操作不会意外中断
  • 系统在更新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最佳实践建议

对于需要在Pico平台上实现固件更新的开发者,建议:

  1. 始终使用最新版本的SDK,其中包含了这个修复
  2. 在进行闪存操作前,确保所有相关代码都已正确声明位置属性
  3. 测试固件更新流程时,特别注意全闪存擦除的情况
  4. 考虑在更新过程中使用RAM中的临时缓冲区来存储关键代码

这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示了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硬件相关编程的复杂性,也体现了Raspberry Pi Pico开发团队对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