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s-from-scratch项目中梯度累积的正确实现方式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梯度累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特别适用于显存受限的场景。rasbt/LLMs-from-scratch项目中的实验代码引发了关于梯度累积正确实现方式的讨论,这值得深入探讨。
梯度累积的基本原理
梯度累积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个小批量的梯度累加起来,然后一次性更新模型参数。这种方法允许我们在有限的显存条件下,模拟更大的批量大小。例如,当实际批量大小为1时,通过8次梯度累积,可以等效于批量大小为8的训练效果。
常见实现误区
在项目原始代码中,梯度累积的实现存在两个潜在问题:
-
首次迭代即更新:使用
batch_idx % accumulation_steps == 0
作为条件,会导致第一次迭代(batch_idx=0)就立即触发参数更新,这违背了梯度累积的初衷。 -
尾部批次处理不当:当总批次数量不能被累积步数整除时,最后几个批次的梯度可能无法被正确处理,导致训练效率降低。
正确的实现方式
更稳健的实现应该采用以下逻辑:
if (batch_idx + 1) % accumulation_steps == 0 or (batch_idx + 1) == len(train_loader):
optimizer.step()
optimizer.zero_grad()
这种实现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
首次迭代正确处理:避免了第一次迭代就立即更新的问题。
-
尾部批次完整处理:确保所有批次的梯度都能被充分利用,不会遗漏最后几个批次。
-
边界条件覆盖:通过
(batch_idx + 1) == len(train_loader)
条件,保证了在训练结束时无论累积了多少梯度都会执行更新。
实际应用建议
在实际项目中实现梯度累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学习率调整:由于等效批量大小改变,可能需要相应调整学习率。
-
BatchNorm层处理:如果模型包含BatchNorm层,需要注意其统计量计算方式。
-
训练曲线平滑:梯度累积会导致参数更新频率降低,训练曲线可能看起来更加"跳跃"。
-
内存管理:虽然梯度累积可以减少显存占用,但仍需注意中间变量的内存消耗。
通过正确实现梯度累积技术,开发者可以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训练更大的模型,这对于LLMs-from-scratch这类从头实现语言模型的项目尤为重要。
- MMiniMax-M1-80kMiniMax-M1-80k模型,全球首个开放权重的大规模混合注意力推理模型,采用独特的混合专家(MoE)架构结合闪电注意力机制,能高效处理长文本输入,特别适合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任务Python00
zfile
在线云盘、网盘、OneDrive、云存储、私有云、对象存储、h5ai、上传、下载Java01Paddle
Parallel 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rom Industrial Practice (『飞桨』核心框架,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高性能单机、分布式训练和跨平台部署)C++00
热门内容推荐
最新内容推荐
项目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