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dGuard项目中的恶意网站拦截技术分析

AdGuard项目中的恶意网站拦截技术分析

2025-06-20 23:41:43作者:翟江哲Frasier

恶意网站特征分析

近期AdGuard团队发现了一系列针对即时通讯软件用户的恶意网站,这些网站采用相似的域名结构和伪装手法。典型域名特征包括:

  • 使用"teiegram"拼写错误作为主域名
  • 二级域名采用"teleg"前缀加随机字母组合
  • 顶级域名为".top"

这类恶意网站通常伪装成即时通讯软件的Web版本,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从技术角度看,攻击者采用了域名生成算法(DGA)来批量创建相似域名,以绕过传统的黑名单拦截机制。

拦截规则设计

AdGuard团队针对此类恶意网站设计了多层次的拦截规则:

  1. 通配符拦截规则
||teiegram.*.top^$all
||web.teleg*.top^$doc,popup
  1. IP地址拦截
45.207.56.18$network
||45.207.56.18^$all

这些规则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使用通配符(*)匹配所有变体域名
  • 针对不同平台(Windows/Mac/Android/CLI)采用不同的拦截策略
  • 同时拦截域名和IP地址,形成双重防护
  • 使用docdoc和popup标记针对特定类型的网页请求

移动端防护策略

在Android平台上,AdGuard通过安全连接模式实现流量拦截,结合以下技术组件:

  • HTTPS流量解密与过滤
  • 多过滤器组合应用(基础过滤、移动广告过滤等)
  • 用户脚本支持(如弹窗拦截脚本)

这种架构能够在系统层面拦截恶意请求,即使用户使用Chrome等浏览器访问也能有效防护。

威胁演化与应对

恶意攻击者不断变换策略,近期观察到的新变种包括:

  • 域名拼写变化(telegbp/telegja/telegkx等)
  • 子域名组合变化(web.teiegrmagg/web.teiegrmchm等)

AdGuard团队采用动态更新机制,能够快速将新发现的恶意域名加入拦截列表。同时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域名生成模式,提前预测可能的变体。

用户防护建议

对于终端用户,建议:

  1. 保持AdGuard过滤器自动更新
  2. 启用HTTPS过滤功能
  3. 谨慎对待要求输入敏感信息的网页
  4. 注意检查域名拼写是否正确

这类恶意网站的拦截案例展示了现代广告拦截/安全软件如何应对快速演变的网络威胁,通过智能规则设计和快速响应机制保护用户安全。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