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lama Stack 与 AMD ROCm vLLM 容器集成实践指南

Llama Stack 与 AMD ROCm vLLM 容器集成实践指南

2025-05-29 12:23:35作者:温艾琴Wonderful

概述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AMD ROCm 环境下使用 Llama Stack 与 vLLM 容器进行集成部署。作为大模型应用框架,Llama Stack 提供了灵活的分布式部署方案,而 AMD ROCm 则为 AMD GPU 提供了高效的深度学习计算支持。

环境准备

硬件要求

  • AMD GPU(推荐使用 MI300X 系列)
  • 足够的内存空间(建议 32GB 以上)

软件依赖

  • ROCm 6.3 或更高版本
  • Docker 环境
  • Python 3.10+

部署步骤

1. 启动 vLLM 服务容器

首先需要启动 AMD 官方提供的 vLLM 容器:

docker run -it --network=host rocm/vllm-dev:main

在容器内部启动 vLLM 服务: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openai.api_server --model meta-llama/Llama-3.2-3B-Instruct

2. 验证 vLLM 服务

通过简单的 curl 命令验证服务是否正常:

curl http://0.0.0.0:8000/v1/models

3. 配置 Llama Stack

创建 run.yaml 配置文件,内容应包含:

models:
- metadata: {}
  model_id: ${env.INFERENCE_MODEL}
  provider_id: vllm
  provider_model_id: null

4. 启动 Llama Stack 容器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 Llama Stack 容器:

docker run -it --network=host \
  -p 5001:5001 \
  -v ./run.yaml:/root/my-run.yaml \
  llamastack/distribution-remote-vllm \
  --yaml-config /root/my-run.yaml \
  --port 5001 \
  --env INFERENCE_MODEL=meta-llama/Llama-3.2-3B-Instruct \
  --env VLLM_URL=http://0.0.0.0:8000/v1

关键参数说明:

  • --network=host:使用主机网络模式,解决容器间通信问题
  • -v ./run.yaml:/root/my-run.yaml:挂载配置文件
  • VLLM_URL:设置为本地 vLLM 服务地址

常见问题解决

1. 模型注册失败

若出现模型注册失败的情况,请检查:

  • run.yaml 文件中的模型配置是否正确
  • 环境变量 INFERENCE_MODEL 是否设置正确
  • vLLM 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2. 网络连接问题

在 Docker 环境中常见的网络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 使用 --network=host 参数
  • 确保端口未被占用
  • 检查防火墙设置

3. 性能优化建议

对于 AMD GPU 环境:

  • 确保 ROCm 驱动版本与容器版本匹配
  • 调整 vLLM 的 batch_size 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
  • 监控 GPU 使用情况,避免内存溢出

安全增强配置

如需增加安全防护,可以集成 Llama Guard 模型:

export SAFETY_PORT=8081
export SAFETY_MODEL=meta-llama/Llama-Guard-3-1B

llama stack run ./run-with-safety.yaml \
  --port 5001 \
  --env INFERENCE_MODEL=meta-llama/Llama-3.2-3B-Instruct \
  --env VLLM_URL=http://0.0.0.0:8000/v1 \
  --env SAFETY_MODEL=$SAFETY_MODEL \
  --env SAFETY_VLLM_URL=http://0.0.0.0:$SAFETY_PORT/v1

结语

通过本文的指导,开发者可以在 AMD ROCm 环境下成功部署 Llama Stack 与 vLLM 的集成方案。这种组合为 AMD GPU 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大模型服务能力,同时也展示了 Llama Stack 框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建议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调整配置参数,并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和安全评估。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