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pace and Time 项目中的测试类型重构实践

Space and Time 项目中的测试类型重构实践

2025-06-06 02:17:18作者:咎竹峻Karen

在 Space and Time 项目的 proof-of-sql 模块中,近期进行了一项重要的代码重构工作,主要针对基础目录下的测试代码进行优化。这项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减少测试代码对特定加密类型的直接依赖,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

重构背景

在 proof-of-sql 模块的 base 目录中,测试代码原本直接使用了三种特定的加密类型:Curve25519Scalar、RistrettoPoint 和 InnerProductProof。这种硬编码方式虽然直观,但带来了几个问题:

  1. 测试代码与具体实现耦合度过高
  2. 难以扩展支持新的加密算法
  3. 测试用例复用性差

重构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团队决定将这些具体类型替换为通用的测试类型:

  1. Curve25519Scalar → TestScalar
  2. RistrettoPoint → NaiveCommitment
  3. InnerProductProof → TestEvaluationProof

这种替换策略遵循了"依赖抽象而非实现"的设计原则,使得测试代码能够更加专注于验证功能逻辑,而不是特定加密算法的实现细节。

实施策略

重构工作采用了分阶段实施的策略:

  1. Scalar 类型替换:首先处理所有使用 Curve25519Scalar 的测试用例
  2. Commitment 类型替换:接着处理 RistrettoPoint 相关的测试
  3. Proof 类型替换:最后处理 InnerProductProof 相关的测试
  4. 整体调整: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所有测试通过

这种分阶段的方式使得重构过程更加可控,也便于代码审查。

技术考量

在实施过程中,开发团队特别注意了几个关键点:

  1. 区分测试目的:只修改那些使用这些类型来测试其他功能的测试代码,保留那些专门测试这些类型本身的测试用例
  2. 类型转换处理:对于涉及类型转换的测试用例,需要谨慎处理,确保测试逻辑不受影响
  3. 模块化修改:采用小范围、模块化的修改方式,便于验证和回滚

重构效果

这项重构工作带来了几个显著的改进:

  1. 提高测试代码的通用性:测试不再依赖特定加密库的实现
  2. 增强可维护性:未来加密算法升级时,测试代码不需要大规模修改
  3. 更好的测试隔离:测试更加专注于验证业务逻辑而非加密细节

经验总结

这项重构工作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 测试代码应该尽可能使用抽象类型而非具体实现
  2. 大规模重构应该采用分阶段、模块化的策略
  3. 保留专门测试具体实现的测试用例同样重要
  4. 清晰的提交历史和PR描述有助于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

通过这次重构,Space and Time 项目的代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的功能开发和维护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