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anoVLM项目训练中NaN损失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nanoVLM项目训练中NaN损失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2025-07-01 23:12:44作者:殷蕙予

在基于nanoVLM项目进行多模态模型训练时,研究人员可能会遇到训练损失出现NaN值的问题。本文将以SmolLM2-360M模型在DocVQA数据集上的表现为例,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当使用HuggingFaceTB/SmolLM2-360M模型在DocVQA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训练时,训练过程中会出现损失值变为NaN的情况。这一现象在Colab环境中尤为常见,表现为训练日志中持续输出"Train Loss: nan"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相同配置下使用较小规模的SmolLM2-135M模型却能正常训练,这表明问题可能与模型规模或参数设置有关。

根本原因分析

经过技术团队深入排查,发现导致NaN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数值精度问题。具体来说:

  1. 混合精度训练中使用了float16数据类型,这在处理某些数值范围时容易出现下溢或上溢
  2. 较大规模的模型(如360M参数)对数值精度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数值不稳定问题
  3. 长序列输入(如DocVQA中的文档问答数据)会放大数值精度问题

解决方案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推荐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使用bfloat16数据类型

将混合精度训练的数据类型从float16改为bfloat16:

with torch.autocast(device_type='cuda', dtype=torch.bfloat16):
    # 训练代码

bfloat16相比float16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能有效防止训练过程中的数值溢出问题。但需注意:

  • 需要支持bfloat16的硬件(如A100、3090等较新GPU)
  • 免费版Colab的T4 GPU不支持bfloat16

方案二:使用float32全精度训练

如果硬件不支持bfloat16,可以回退到float32全精度训练:

  1. 移除torch.autocast上下文管理器
  2. 适当减小batch_size以控制内存使用(如从12减至6)

虽然这会增加显存消耗和训练时间,但能保证数值稳定性。

最佳实践建议

  1. 对于大型模型训练,优先考虑使用bfloat16精度
  2. 监控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值变化,及时发现数值不稳定问题
  3. 根据硬件条件合理调整batch_size和训练精度
  4. 对于长序列任务,适当增加max_length参数

通过合理配置训练精度,可以有效解决nanoVLM项目中遇到的NaN损失问题,确保模型训练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