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odelContextProtocol C SDK 中工具输入参数配置的深度解析

ModelContextProtocol C SDK 中工具输入参数配置的深度解析

2025-07-08 11:16:00作者:冯梦姬Eddie

理解MCP工具参数传递机制

在ModelContextProtocol(MCP)的C# SDK开发过程中,工具方法的参数传递是一个关键环节。当开发者创建McpServerTool时,系统会智能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参数,这一机制背后有着精妙的设计。

参数来源的三种途径

MCP工具方法的参数可以来自三个不同的渠道:

  1. 依赖注入系统:如果参数类型已在IServiceProvider中注册,系统会自动从依赖注入容器中获取实例
  2. 特殊类型处理:如CancellationToken这类特殊类型,系统会直接绑定到调用时传入的令牌
  3. LLM生成参数:对于其他普通参数,系统会生成JSON Schema并交由LLM构造

JSON Schema生成与处理流程

当参数不属于前两类情况时,系统会启动以下处理流程:

  1. Schema生成:McpServerTool会为方法参数自动生成JSON Schema描述
  2. 客户端传递:生成的Schema会作为工具描述的一部分发送到客户端
  3. LLM构造参数:客户端将Schema提供给LLM,LLM据此创建符合要求的参数
  4. JSON反序列化:客户端将LLM生成的JSON参数发送回服务器,最终反序列化为对应类型

实际开发中的最佳实践

对于HttpClient这类特殊对象的处理,开发者应当注意:

  1. 避免直接接收:不建议让客户端构造HttpClient对象作为参数传递
  2. 使用依赖注入:更佳做法是将HttpClient注册到DI容器,让系统自动注入
  3. 自定义配置:如需特殊配置,可在服务注册时进行,而非依赖客户端提供

底层技术实现

MCP C# SDK的核心实现依赖于Microsoft.Extensions.AI中的两个关键组件:

  1. AIFunction:负责包装工具方法并处理调用逻辑
  2. AIJsonUtilities:专门处理JSON Schema的生成和反序列化工作

McpServerTool本质上是AIFunctionFactory.Create的包装器,这种设计既保持了灵活性,又简化了开发者的使用体验。

开发建议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建议开发者:

  1. 优先考虑依赖注入方式处理服务类参数
  2. 对于简单数据类型,可放心使用LLM生成机制
  3. 复杂对象应考虑分解为基本类型或使用DI注入
  4. 充分利用CancellationToken等特殊类型的自动绑定特性

理解这套参数处理机制,能够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构建基于MCP协议的AI应用服务。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