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ocust性能测试报告文件命名优化方案

Locust性能测试报告文件命名优化方案

2025-05-07 21:23:40作者:魏献源Searcher

背景介绍

Locust作为一款流行的开源负载测试工具,其Web界面提供了生成和下载测试报告的功能。当前版本中,当用户通过Web界面下载测试报告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格式为report_<timestamp>.html的文件名。这种命名方式虽然简单直接,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

现有问题分析

  1. 可读性差:仅包含时间戳的文件名难以直观反映测试内容
  2. 检索困难:当需要查找历史测试报告时,用户难以快速定位特定测试
  3. 信息缺失:文件名未包含测试的关键参数信息

优化方案设计

文件名格式建议

建议采用以下格式作为默认文件名: <START DATE YYYY-MM-DD-HH:MM> - Locust - <SCRIPT NAME> - <HOSTNAME>.html

这种格式具有以下优势:

  1. 时间信息:使用标准化的日期时间格式,便于排序和识别
  2. 工具标识:明确标注"Locust"表明文件来源
  3. 脚本信息:包含测试脚本名称,便于区分不同测试场景
  4. 目标主机:记录被测系统地址,方便后续分析

实现要点

  1. 获取测试开始时间:需要从测试运行记录中提取准确的启动时间
  2. 脚本名称获取:需要解析当前运行的Locust测试脚本信息
  3. 主机信息记录:需要捕获测试配置中的目标主机地址
  4. 参数信息补充:建议在报告内容中包含初始测试条件(用户数、ramp时间、持续时间等)

技术实现路径

  1. 修改Web界面代码:主要涉及/locust/locust/web.py文件中的stats_report_download_csv_suggest_file_name函数
  2. 数据来源整合:需要从Locust运行环境中获取测试配置信息
  3. 格式标准化:确保日期时间格式统一,避免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

预期效果

通过这一优化,用户将能够:

  1. 更直观地理解报告文件内容
  2. 更高效地管理和检索历史测试数据
  3. 更方便地进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 减少因文件名混淆导致的误操作

这一改进将显著提升Locust在实际测试工作中的易用性和管理效率,特别是对于需要频繁执行多种测试场景的团队。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