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wen1.5模型vLLM部署中的ChatML格式处理实践

Qwen1.5模型vLLM部署中的ChatML格式处理实践

2025-05-12 14:45:40作者:殷蕙予

在使用vLLM框架部署Qwen1.5系列模型时,开发者经常会遇到模型无输出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根源,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分析

当开发者直接使用vLLM的LLM.generate方法调用CodeQwen1.5-7B-Chat等Qwen1.5系列模型时,即使输入文本长度远小于设定的序列长度,模型也可能完全不产生任何输出。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开发者使用自定义提示模板而非模型预期的ChatML格式时。

根本原因

Qwen1.5系列模型作为对话模型,其输入需要遵循特定的ChatML格式。直接使用简单的指令模板(如"### Instruction:...### Response:")会导致模型无法正确解析输入意图,从而不产生响应。

解决方案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模型自带的tokenizer来应用ChatML模板:

prompt = llm.get_tokenizer().apply_chat_template(
    [
        {"role": "system", "content": "你是一个有帮助的助手"},
        {"role": "user", "content": instruction},
    ],
    tokenize=False,
    add_generation_prompt=True,
)

关键参数说明:

  • tokenize=False:返回格式化后的字符串而非token ID
  • add_generation_prompt=True:自动添加模型生成响应所需的提示符

部署方式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vLLM提供了两种主要部署方式:

  1. 直接使用LLM类:需要手动处理ChatML格式
  2. 使用OpenAI兼容API:通过"/v1/chat/completions"端点自动处理格式

开发者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对于需要深度集成的场景,推荐第一种方式;对于快速部署和标准接口需求,第二种方式更为简便。

最佳实践建议

  1. 始终使用模型自带的tokenizer处理输入格式
  2. 对于对话场景,确保包含system和user角色的完整对话上下文
  3. 设置合理的停止标记(如"<|endoftext|>")
  4. 监控GPU内存使用情况,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的问题

通过遵循这些实践,开发者可以充分发挥Qwen1.5系列模型在vLLM框架下的性能优势,构建稳定高效的对话应用。

登录后查看全文
热门项目推荐